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益銘)現在,市內部分小區設置充電設備,方便居民為電動車、新能源汽車充電。可是,如果有充電樁在沒有告知居民的情況下,把電接入居民電表,這還能稱為便民嗎?近日,市民梁女士向本報反映,這樣的情況就發生在她所住的樓棟。
供電部門工程人員在現場拆除擅自安裝的電路開關和擅自接入的線路。
2022年12月21日,記者來到萬秀區蝶山一路14號附近,看到現場安裝了兩個電動車充電樁,充電樁附近停了數輛電動車,其中有部分電動車正在充電。記者在充電樁掃碼后,發現需關注名為“66物聯”公眾號,填寫資料方可充電。隨后,記者來到該棟樓外墻走道安裝電表處時,公安人員和供電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查看情況。
電表附近新安裝了一個電路開關(電表左下的位置)。記者 陳益銘 攝
業主代表梁女士告訴記者,近來,該棟樓不時跳閘,業主排查故障時,發現安裝電表處多了一個電路開關,并由一根黑色線管分別連接到該棟樓及樓外人行道上的兩個電動車充電樁。梁女士認為,現在是用電高峰期,盜接電線已造成用電負荷過高,帶來極大用電安全隱患。梁女士還通過南方電網微信公眾號查詢發現,在2022年12月2日、18日、19日的日用電量明顯比平時日用電量高,其中2022年12月18日、19日的用電量增量明顯,“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梧州供電局工程人員表示,經過檢查發現,該棟樓的電表鉛封已被破壞拆除,電表箱內多了一個電路開關,并有新的用電線路經計量表后出線端接出。通過反復關閉和重新開啟電表箱里的電路開關,驗證了該電表與人行道上兩個電動車充電樁的用電是關聯的。目前,該局已經拆除擅自安裝的電路開關和擅自接入的線路。
公安部門相關人員稱,梁女士需要出一份情況說明,然后拿到報案中心進行報備,公安部門將繼續跟進此事。
市城市管理監督局相關人員表示,上述兩個充電樁是屬于廣西潤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作為經發改部門備案的電動車充電樁的項目建設方,計劃在全市三個城區建設數千個電動車充電樁,涉及城市道路數百處。目前,已將有關問題反饋到該公司。
2022年12月24日,記者再次來到現場走訪發現,相關工作人員已把被拆除的線路重新接入一個新電表,該電表上清楚寫有“蝶山一路10號廣西潤洲新能源”字樣。目前,充電樁可以正常使用。
市政協委員梁理寧建議:根據相關法律,在供電企業的供電設施或者其他用戶的用電設施擅自接線用電的,屬于竊電行為,竊電者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有關部門要監督充電設施運營單位落實責任,將安全隱患排查納入到日常監管,確保充電設施運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