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梧州日報》報道,去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高于全國、全區平均增速,連續三年位居全區第一方陣,經濟總體走穩向好,運行在合理區間。
取得這一喜人成績的背后,是我市緊盯緊抓穩經濟政策落實、擴大需求、產業提速、助企紓困、民生保障和安全穩定,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打好“十場攻堅戰”的結果。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發展不等人。雖然我市去年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喜人,但與周邊兄弟城市相比,尤其是跟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這也意味著我們不能有所松懈,必須開年鉚足勁、沖刺“開門紅”,這是形勢使然,也是目標使然,更是決勝“全年紅”的基礎。
由此可見,做好一季度經濟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全市各級各部門應當以市場主體為核心、以生產調度為關鍵,開足馬力、加壓奮進,做好一季度經濟運行調度工作,實現一季度“開門紅”,推動全年經濟穩增長。
要實現“開門紅”,必須把高質量項目建設牢牢抓在手上,持續營造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把大抓項目、大抓投資、大抓發展的勢頭揚得更高、舉措謀得更準、成效做得更實。
要實現“開門紅”,必須加大企業支持力度,堅決落實各項惠企政策,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以“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實現“開門紅”,必須引導廣大干部知重負重、知難克難、知險化險,精準謀劃、精心干事,敢為善為,進而帶動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形成各項工作的良性循環。同時,我們還要引導黨員干部切實提高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擔當作為能力,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擔當作為,確保市委、市政府關于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今年市兩會已圓滿閉幕,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已經確定,對于全年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交好卷具有重要意義。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應當不負好春光,蓄力起跑、加速開局,進一步強化高質量項目硬支撐、營商環境硬基礎、干部作風能力硬保障,全力以赴沖刺“開門紅”、決勝“全年紅”,爭當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的“弄潮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