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記者 甘沁雨 通訊員 滕瑜 盧欽全)今年一季度,我市教育工作在全國、全區取得喜人成績:我市在全國第七屆中小學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得6個獎項;市第二中學等8所學校被認定為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處于全區第一方陣;市第一中學等8所學校入選第一批自治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梧州市代表隊在廣西第七屆青少年科技運動會上獲得團體總分第四名,處于全區第一方陣。
這是我市以奮進之筆書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答卷。今年以來,市教育提升工程指揮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以教育提升工程為抓手,繼續實施梧州市教育提質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及7個配套政策,通過強基礎提品質,揚優勢樹品牌,重實施強支撐,著力補齊短板弱項,推動梧州教育更公平、更優質、更全面,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破解“入學難”“入園難”
3月8日,龍圩區舉行龍圩中心小學西江城校區、龍圩幼兒園西江城分園項目簽約儀式。3月27日,上述兩個教育項目開工建設,實現當月簽約當月開工,將為龍圩區新增小學學位810個、幼兒園學位540個,進一步緩解主城區學位緊張和學生“入學難”問題。
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讓每一個進入城市的孩子都能夠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是家長的熱切期盼。對此,我市狠抓教育項目建設,確保新建項目按時開工、續建項目加快推進,以老城區整合提質、新城區擴容發展為目標,合理布局規劃基礎教育項目。今年,全市實施續建項目涉及217所學校329個項目,新增新建改擴建項目涉及233所學校355個項目,謀劃儲備項目404個。我市緊盯學位結構性緊張問題,動態監測市第十六中等40個學位供給建設項目,確保按時按質完成新增供給學位1.5萬個的任務目標。
以一季度“開門紅”引領實現“全年紅”,我市全力推進2023年教育提質發展重點項目50項,計劃年度投資6.62億元,截至3月28日累計完成投資2.14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32.27%。此外,我市統籌開竣工重點項目21項,涵蓋各縣(市、區),以點帶面下好項目建設“先手棋”。其中,開工項目11個,總投資13.1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095億元,一季度完成投資9471萬元;竣工項目10個,總投資1億元,一季度完成投資1317萬元。
全面提高教育內涵,從“好上學”到“上好學”
從持續鞏固教育“雙減”成效,到把勞動教育納入培養學生的全過程,我市聚焦教育改革發展,從抓質量、提品質、樹品牌等方面加快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內涵發展。
——優質學前教育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今年一季度,市教育局積極組織和指導各縣(市、區)做好申報2023年市級示范性幼兒園的工作,切實加強幼兒園內涵建設。
——義務教育“雙減”成果顯著。我市構建“1+N”的“雙減”政策制度體系,深受廣大學生和家長歡迎,截至3月28日,我市課后服務學生選課人數比例上升到98.21%,排名全區第一。
——普通高中發展多樣化特色化。3月29日,市第八中學舉行掛牌儀式,正式成為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至此,我市共有9所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并發揮示范輻射引領作用,帶動區域內普通高中共同發展。
——特殊教育體系加快建立。今年,我市出臺梧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通過實施多項措施,推動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
此外,我市持續推進強師行動,通過集團化交流、義務教育教師交流輪崗等方式,推動優秀校長、教師向薄弱學校流動,有效促進教師資源優化;組織“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圍繞教育管理、教學工作、課題研究等內容開展“三名”公益講堂活動,推進“三名”工作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