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吳小華 通訊員 李陽)“原來我們平常喝的六堡茶的風味是由不同發酵菌共同作用的成果,梧州六堡茶還具備這樣的健康價值科學原理啊。”近日,參觀市六堡茶產業科普教育基地的茶企代表們感嘆說:“我們雖然了解六堡茶制作加工過程,但并不清楚其中的科學原理,通過科技賦能,可以更好地推動六堡茶產業的轉型升級。”
近年來,市科技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科研項目為抓手,把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去年以來,該局突出抓好創新驅動和產業振興,推動在再生資源、醫藥食品等5大支柱產業獲自治區級科技項目53個、科技支持4671萬元,累計帶動我市企業投入研發資金超過1.4億元。積極找準科技雙創工作與民族區域發展的結合點,依托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梧州市輕工業研究所(梧州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去年至今累計引進入孵企業262家,畢業企業37家,在孵企業產值超95億元,產生稅收2.08億元,創業帶動民族地區就業3000多人,培育出飛卓林業、車便捷、宙斯科技等一批示范引領的優秀民族企業。
為了推動民族健康事業發展,市科技局還堅持以科研項目為抓手,每年推動市本級醫療衛生科技立項160多項,重點傾斜支持民族區域和民族特色醫療項目,持續20多年推動“沙利度胺治療地中海貧血”“梧州蛇傷療法”“鼻咽癌血清學診斷”等科研攻關。其中,梧州蛇傷療法項目促成了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合作共建國際生物毒素研究中心,獲中央引導資金100萬元。
此外,市科技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科技創新服務與民族團結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大力開展科技幫扶,重點抓好壯鄉瑰寶六堡茶“八新雙增”科技重大專項等一系列科技重大項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助力民族區域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