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記者 羅枚 通訊員 羅稀予 李秋玉
四月的蒼梧縣獅寨鎮古東村,漫山遍野都是一株株翠綠的青梅樹,清脆飽滿的果實沉甸甸地掛在枝頭,果農在青梅林中忙著采收,構成了一道迷人的鄉村豐收美景。
近日,記者在古東村的青梅林,隨處可見拿著工具的果農,果農在地上鋪好網后,便用竹竿敲打果樹,樹上的果子就“嘩啦啦”地掉下來,果農們將落在地上的青梅挑選后,再裝車運送到收購點。果農黃先生告訴記者,他家種植了約200株青梅樹,“我每天能采收250公斤的鮮果,今年我家果林產量預計3000公斤,今年算是豐收年,能有6000元的收入。”
古東村村支書助理梁伯偉告訴記者,由于青梅樹不需要特殊管理,投入不高且收成多,所以村里很多人都種植了青梅樹,目前古東村有青梅樹1200畝,今年預計產量約25萬公斤,接下來計劃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更好地發展青梅產業。
青梅采摘期在1個月左右,果農們要趕在這個時間里將青梅采收出售。在蒼梧縣龍恒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收購點,果農們騎著摩托車將當天新鮮采摘的一袋一袋青梅果從果園拉來,剛采摘的鮮果堆積如山,經過分揀、稱重后鮮果被一輛輛大貨車運送到廣東、云南等地。該公司總經理莫文強告訴記者,收購點的價格為2元/公斤,現在每天能收購15萬公斤,今年由于氣溫低、雨水多,梅子長得慢,目前果實的個頭還不夠大,等過段時間梅子個頭大了,價格還會上漲。
記者了解到,青梅樹除了果實可賣,青梅樹皮也是當地特色農產品青梅咸鴨蛋的原材料之一。今年廣西第九批非遺名錄公示,青梅皮腌制咸鴨蛋制作技藝榜上有名,為進一步推廣該技藝,獅寨鎮投入150萬元修建了一座集體經濟產業園,用來生產青梅咸鴨蛋。
“我們腌制咸鴨蛋的鹵水用的是青梅樹皮、桂皮、八角等原料熬制,鹵水靜置一周后再放入鴨蛋,腌制時間要達到三個月,腌制后的咸鴨蛋口感軟糯,咸度降低,吃起來不會膩,廣受顧客的好評。”產業園負責人陳植清介紹說,產業園正式投產后,今年計劃腌制1000缸,約10萬只咸鴨蛋,產值約30萬元。
青梅產業是獅寨鎮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全鎮青梅累計種植面積達1.2萬畝,今年預計產量高達250萬公斤,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目前,獅寨鎮已建立了青梅合作社、青梅加工場,可自主加工生產青梅咸鴨蛋、青梅果干等產品,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產業發展綜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近年來,獅寨鎮還大力推動文旅融合,舉辦“梅花節”等活動,發展鄉村游,打造“梅花經濟”特色旅游新名片,打響獅寨青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