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聚焦梧州 > 正文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惠及群眾
時間:2023-07-26 來源: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 作者:記者 朱元冬 通訊員 陳松泓 楊振彩 編輯:陳虹熹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朱元冬 通訊員 陳松泓 楊振彩

大街小巷,交通秩序暢通平順,路面整潔干爽;老舊小區,樓道干凈美觀,面貌煥然一新;斑馬線前,志愿者進行文明交通勸導,行人安全有序過馬路……時下,走在我市各個街巷小區,隨處可見這樣的文明景象。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持續掀起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熱潮,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創建成果惠及群眾。

外修“顏值” 扮靚城市形象

這些年來,我市將背街小巷提升工程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融合,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持續優化城市品質。

“以前我們家門前的路面高低不平,出行很不方便。現在路修好了,整條小巷也收拾利索了,我們都看著舒心,住得開心。”日前,棗沖路的居民指著門前干凈整潔的巷道這樣說。

此前,棗沖路20號~32號小巷一直存在道路坑洼破損、亂搭亂蓋、車輛停放無序、墻體陳舊破敗等問題,對此,萬秀區富民街道聯合相關職能部門狠抓整治提升,打造了一個舒適宜人的“口袋公園”,配置兒童樂園、適老運動等設施,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社區“頑疾”變成了居民“幸福點”。

自棚改工作完成征拆以來,轄區有一批拆而未建、批而未供的土地,這些土地處于城市主干道周邊,因長時間閑置,導致雜草叢生,成為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臨時堆積地,影響了市容市貌。為此,各街道堅持問題導向,積極謀劃、科學布局。其中,萬秀區富民街道將轄區內近50畝閑置土地資源用于引進駕校、物業等企業進行經營發展,既實現了居民就業增收、企業盈利增效,也整治了環境,進一步提升了城市面貌,得到了周邊居民的認可。2022年,富民街道3個老舊小區和5條背街小巷已完成改造。今年以來,富民街道7個老舊小區、11條背街小巷納入改造提升計劃,總改造建筑面積達13660平方米,惠及居民392戶。

內除“病灶” 夯實惠民底子

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牢固樹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的理念,在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的同時,進一步做實“文明惠民”的底子,把困擾居民的煩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為轄區居民營造安全、美麗的人居環境,切實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萬秀區富民街道傍山社區、東山社區有部分樹木形態雜亂無章,樹枝已伸入到居民的樓房里,嚴重影響了路燈照明和房屋采光,給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街道、社區積極與相關職能部門協調溝通,組織專業隊伍對20多棵樹木進行修剪,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使居民生活安心、放心。

富民一路漢陶里三級3號是富民街道地質災害隱患點之一,也是漢陶里二、三級居民的主要出入通道,每逢雨季極易出現險情,威脅周邊居民安全。為將該地災點的安全隱患徹底消除,街道自行籌措資金近10萬元,并聯系專業的施工團隊開展整治,從而有效地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

對于轄區老舊小區、農貿市場的車輛違停、違規經營等行為,我市利用街長制團隊進行整治,不斷提升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水平。今年以來,富民街道街長制團隊已開展聯合整治行動32次,治理占道經營攤點300多處,清理非法廣告230多條。

此外,我市打造融醫、養、娛為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將“文明惠民”理念化為真正的生活實踐。長者食堂、醫療衛生室、康復體驗中心、練歌室、靈感創作區和兒童之家等功能室發揮作用,讓社區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服務。由此,富祥社區榮獲全區首批AAA級老年人宜居社區稱號。

涵養“氣質” 擦亮文明底色

市民既是文明城市創建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文明城市創建的直接參與者。在創建工作中,我市結合實際及群眾需求開展多樣化志愿服務,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發展。

近年來,富民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根據居民需求,打造“左鄰右里老友記”志愿服務項目,招募志愿者1900多名,形成“10分鐘志愿服務圈”,真正實現了老年人“養老不離家”。街道以富祥社區廣場民心亭為陣地,設立“暖心守望角”,推出“點亮微心愿”和“圓夢1+1”專項活動,已幫助居民完成微心愿2000多個。

當前,富民街道在“桂志愿”平臺注冊的志愿者也已達4500余人,這些志愿者各自發揮所長,積極參與到各項創建服務活動中。例如,到住宅小區,對衛生死角進行清掃;走進孤寡老人家中,陪伴老人聊天,幫他們揉揉肩、捶捶背;站在街頭的斑馬線前,勸導路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文明通行……

截至目前,富民街道已先后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項目1500余場次,志愿者參與人數超過一萬人,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文明,始于心,踐于行。我市堅持創建為民、問題導向、共建共享、常態長效原則,始終把群眾滿意度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舉措、重實效,全力以赴把創建工作向前推進,讓轄區的變化“看得見”、幸福“摸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