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特殊時期,受生理因素、生活習慣等影響,痔瘡容易不請自來。
月經期
女性經期時的激素水平紊亂,容易引起便秘,加之經期子宮充血引起直腸充血,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多或排便不盡感,從而增加患上痔瘡的幾率。
妊娠期
孕婦活動量較少,胃腸蠕動緩慢,容易造成大便干燥、排泄困難,腹壓也會隨之增加,干燥的糞便容易擦傷腸黏膜,引起出血。此外,妊娠期子宮增大壓迫,腹部壓力持續增加,會阻礙痔靜脈叢回流,易導致痔瘡的發生。
產褥期
分娩后,產婦由于腹腔空虛,排便感變得遲鈍,腹壁松弛,活動減少,排便無力,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會使其非常干硬,如果用力排便,容易損傷肛門和直腸,從而引起痔瘡。
更年期
女性進入更年期以后,肛門的各項功能開始衰退。除此以外,更年期由于內分泌紊亂與神經功能失調,使得女性變得煩躁易怒,有時候排完便后仍感覺有便意,頻繁去廁所,增加了肛門的負擔,也更容易患上痔瘡。
(據《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