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新形勢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成效,最終須落到人民群眾的認同上,只有緊貼形勢發展、緊扣群眾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務人民。
貼近群眾喜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歸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受眾選擇和接受,工作才有效。因而,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如果遠離社會實踐、缺乏現實針對性,不考慮受眾、不看對象,只顧自說自話、自拉自唱,講“正確的廢話”“無用的真理”,宣講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難以取得成效。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生產生活中收集“沾露水”的素材,捕捉“冒出來”的靈感,多發現實之聲、多做有物之文,善用百姓喜歡聽、看得懂、記得住的平實語言、感人故事、生動案例,把黨的創新理論轉換成群眾語言、樸實道理。 適應群眾需求。媒體形態的日益豐富,讓思想宣傳文化工作也呈現出更多、更新的發展態勢。單方面的輸出給予不了群眾“互動”的空間,滿足不了群眾“對話”的熱情。因而,不能固守傳統、心安理得地待在“舒適區”,須順勢而為、因時而變,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受眾被動接受的方式,拓展傳播的“路徑”、找準傳播的“門道”、創新傳播的“場景”,破解“你聲嘶力竭,我不為所動”的困境;既用好黨報黨刊、廣播電視、圖書等陣地載體,也積極到互聯網這個主戰場上“攻城略地”,推動專家上網、理論入網,在文化創作、理論宣講、評論等方面協同創作,推出圖解、短視頻、微動漫等融媒產品,打造“刷屏”之作,形成“破圈”傳播之勢。 集聚群眾力量。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沒有一支過硬的隊伍是不行的,隊伍沒有硬功夫、真本事也是不行的。因此,要讓宣傳干部明眼力、鍛腦力、勤腳力、強筆力,從理論上、筆頭上、口才上練好練精“幾把刷子”,真正做到講的話群眾喜歡聽,寫的文章群眾喜歡讀,創作的藝術作品群眾喜歡看。同時,要鼓勵理論專家投身理論宣傳活動,撰寫通俗理論文章;要廣泛吸納政治素質好、表達能力強的黨員干部群眾,把他們充實到理論宣傳隊伍中來,讓“百姓宣講”隊伍組建起來、活躍起來,形成干部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先進講事跡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