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但群眾的“幸福感”,卻由無數“身邊小事”構成。全市各級各部門只有把一件件群眾“身邊小事”辦好,才能成就民生“幸福大事”。
古語有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而服務民生貴在實與細,畢竟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反映民意,民意凝聚民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因此,今年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關心群眾關心的事情,關注群眾身邊的事情,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讓群眾感受得到各級各部門為民務實的真心,并從點點滴滴的獲得感中,增強群眾幸福感。例如,企業開辦營業執照辦理等7個事項最快0.5個工作日內辦結、44項政務服務事項實行“獨任制審批”提速50%、教師資格認定“一網通辦、現場即辦、免證能辦”、占用城市道路等5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24小時不打烊秒報秒批”等等舉措,大大提高了群眾辦事的效率。不僅如此,我市還持續做好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后半篇文章”,66個鄉鎮(街道)累計推動2078項基層服務事項進駐便民服務中心受理,使用“一枚印章”辦理事項超1.6萬件,在思豐村等10個村推行“紅色代辦 服務到家”模式,無償為450多人次提供低保、醫保、社保等幫代辦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從上述例子和數據可以看出,民生無小事,但群眾的“幸福感”,卻由無數“身邊小事”構成。全市各級各部門只有把一件件群眾“身邊小事”辦好,才能成就民生“幸福大事”。 我們要全力辦好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這樣才能讓群眾真正有所得,才能增強群眾對職能部門服務的信心。 我們也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通過“雙報到”的工作方式,深入群眾生活的社區、小區,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問政于民,在“新”字上下功夫,解決群眾難題要有“新思路”、要創“新機制”, 通過點滴微服務,辦好惠民暖心事。 我們更要運用好“四下基層”工作法,轉變工作作風,創新工作舉措,針對群眾不同需求,用人性化、差別化、精細化的服務方式,增強工作貼近性,精準地提供有效公共服務供給。 我們相信,把“利民之事”做實做細做出成效,必然能帶給群眾穩穩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