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吳艷虹)“悅和花園小區內設置了一排高大的垃圾分類亭,比原來的垃圾桶尺寸大很多。”近日,有讀者向本報反映了此事。對此,相關部門回應,分類亭的設置屬老舊小區的配套改造內容之一。
悅和花園小區大門旁,增設了兩座生活垃圾分類亭。梧州日報記者 吳艷虹 攝
12月6日,記者來到萬秀區文瀾路悅和花園小區,看到大門旁邊放置了兩個生活垃圾分類亭,每個分類亭長約3米,高2米多。每個分類亭都像一個小屋子,分上、下兩個門,上方的門標示著“投入口”,下方的門標示著垃圾分類知識。分類亭有紅、藍、綠、黑4個垃圾分類桶,紅色投放有害垃圾,藍色投放可回收物,綠色投放廚余垃圾,黑色投放其他垃圾。每個垃圾分類亭都安裝了腳踏板裝置,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只需腳踩踏板,箱體上方的蓋便會自動打開。
對于垃圾分類亭的設置,不少小區住戶表示贊成。“之前沒有設置垃圾亭,垃圾的臭味很重,現在垃圾不露天,我們基本聞不到臭味了。”住戶劉女士說。“垃圾分類亭不僅讓垃圾桶有了新‘家’,免受日曬雨淋,延長了垃圾桶的使用壽命,垃圾分類箱子上標示的文字和圖片很清晰,我們可以對照著來投放垃圾。”住戶小玲說。
這種生活垃圾分類亭是否會陸續在市內小區推廣?相關部門表示,悅和花園小區內設置的兩座生活垃圾分類亭是屬于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配套內容之一,目前已設置生活垃圾分類亭的小區還有棗沖路片區、怡景花園等7個。該分類亭與舊式分類亭占地面積相差不大,新設的分類亭內還安裝太陽能燈,當天黑的時候會自動亮燈,用于照明。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根據老舊小區的居民需求及小區空間大小等,做好接下來的投放計劃。
市政協委員范舒舒表示:垃圾分類亭整體更整潔美觀、堅固耐用,垃圾分類標志也很清晰,對垃圾分類工作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同時,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對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力度,引導居民群眾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共同打造環保潔凈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