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吳小華 通訊員 黃飛飛
去年前三季度,蒙山縣第三產業增加值達29.22億元,同比增長3.3%,占蒙山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3.9%;岑溪市實現鄉鎮物流服務站點100%覆蓋,村級站點服務覆蓋256個行政村……
郡縣治,天下安。2023年以來,我市把一體化縣域商業網絡體系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等列為重點任務,更大程度打通農村物流配送的“神經末梢”,更強力度激蕩縣域消費活力,推動全市縣域經濟發展步履鏗鏘,增長提速氣勢如虹。
打基礎:跑出縣域發展“加速度”
傍晚,岑溪市街區的街燈漸次點亮,人潮涌動,音樂聲、歡笑聲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傳來。“如今,縣城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去年新建的匯洋廣場已有中國黃金、都市甜心、幻影玩國等近80家商家入駐,成為岑溪消費群體的新打卡勝地。”岑溪市市民邱海昌說。
作為城市和鄉村的交匯點,縣域經濟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市商務局積極推進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的一體化縣域商業網絡體系建設, 積極推動岑溪市、藤縣獲得2022年廣西縣域商業建設行動試點縣,并對列入試點縣儲備庫項目清單中的12個項目給予中央服務業發展資金(縣域商業建設)2150萬元的補助。2023年,岑溪市、藤縣分別利用試點縣資金,新建或改造3個鄉鎮農貿市場、3個鄉鎮超市,不斷解決和改善舊時存在線路老化、環境臟亂差等基礎遺留問題,擴大商貿供給范圍,不斷為群眾打造消費新場景。
完善鄉鎮商貿結構,培育連鎖流通企業下沉鄉鎮,改善縣域消費環境……如今,連鎖流通企業聯輝百貨超市在岑溪市范圍已開設直營門店9家,涉及8個鄉鎮;藤縣縣城已有6個綜合商貿中心,其中米蘭春天商貿中心等5個縣城綜合商貿中心已達到提升型,不斷跑出縣域商業發展“加速度”。
暢流通:挺起物流配送“硬脊梁”
百尺竿頭,我市縣域經濟發展何以再進一步?我市打破地域空間的限制,積極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全力暢通百姓致富路、幸福路,挺起物流配送“硬脊梁”。
當前,藤縣重點推動寄件物流共配中心建設,以郵政牽頭,整合中通、圓通、韻達等快遞業務,共同簽署共同配送協議,為太平、東榮、平福、寧康、古龍、塘步等鄉鎮開展統倉共配,自2023年9月以來開展統倉共配的鄉鎮總配送量達60多萬件,其中共同配送超20萬件,共同配送率為30%。截至目前,藤縣電子商務服務點覆蓋100%,該縣共有活躍電商主體150多個。
為了有效打通快遞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我市積極響應自治區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工作以及快遞進村號召,推動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體系建設發展,補齊縣域鄉村末端物流短板。2023年,市商務局鼓勵中國郵政梧州分公司在全市范圍內開設郵路,全市58個鄉鎮,已設立快遞網點的鄉鎮數量58個,覆蓋率100%;全市877個建制村,實現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100%,不斷探索村級快遞收派新模式。
物流體系的暢通,讓我市縣域商業體系不斷進階。目前,岑溪市、藤縣兩個試點縣在指導下,成為縣域消費升級的“排頭兵”,縣域商業建設類型上均達到提升型。在2023年11月浙江杭州舉辦的首屆數字經濟時代縣域商業創新發展大會上,藤縣入選123個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典型案例。
挖潛力:鍛造消費擴容“主引擎”
去年,我市吹響了縣域經濟“破圈”的號角,不斷提升城鄉文化旅游融合,提高農產品市場核心競爭力,加快市場主體培育,鍛造縣域消費擴容“主引擎”。
——積極推動蒼梧縣石橋鎮夜市經濟、蒙山夜市游等活動,不斷借助鄉鎮“文旅熱”激活縣域消費的“一池春水”,打造六堡茶文化特色小鎮、泗洲島水上項目等城鄉文化旅游活動,提升游客游玩體驗;
——加強對六堡茶商標品牌的培養運用、促進、服務、保護工作,引導相關企業開展香港優質正印、圳品認證等工作,提升企業品牌的競爭力;組織六堡茶、粉葛等參加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第一屆桂澳名優商品展—百老匯商品集、桂品出海日本站等活動,推動桂品出鄉;
——在淘寶、拼多多、微店電商平臺設立了蒼梧縣農特優品店鋪銷售蒼梧縣農特產品,與28家經銷商渠道簽訂分銷協議;持續深化“岑風溪味”品牌,助推岑溪市完成岑溪特色產品展銷會13場、開展專場直播23場,中國特產岑溪館(微店)上架了48款區域農產品。
一件件舉措、一項項成果,突顯我市堅持以提升農村消費、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為抓手,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不斷譜寫縣域商業高質量發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