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陳雨燕 甘沁雨
1月24日下午,廣西人民會堂梧州廳,梧州市代表團審議現場,氣氛熱烈、暖意融融。梧州市代表團40多名代表的目光,正聚焦在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李燕梅身上。
“我想把我們村在推進基層治理方面的經驗做法跟大家說一說。”李燕梅是梧州市龍圩區新地鎮古卯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她說:“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到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提到提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質效,字字句句,都與我們村里的工作緊密相關。”
“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石,生態宜居是保障,而治理有效則是核心。按照我的經驗,村‘兩委’只有先做好基層治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才能更好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在李燕梅的娓娓道來中,代表們了解了古卯村的過去與現在。
原來,古卯村是2016年出列的貧困村,2013年才通水泥路。曾經,由于看不到發展的希望,不少村民都對村里的公共事務漠不關心,村里各項工作在鎮里長期排名靠后。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李燕梅邀請村里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校長牽頭組建鄉賢理事會,同時以古卯村下轄的其中四個自然村(片)為單元,成立村民議事會。“鄉賢們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在村里說話管用,大家都愿意聽。村民議事會為村民參加村里事務討論決策提供了平臺,大家越來越能心在一處、想到一處。”李燕梅說。
兩年多來,村兩委與鄉賢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密切配合,積極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推行積分制管理,參與化解矛盾糾紛,爭取污水處理廠、水利渠、橋梁、入戶道路、太陽能燈等生產生活設施項目落地,推動古卯村的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李燕梅說:“此前,我們流轉了近萬畝林地種植六堡茶,讓村民在租金和就近務工方面得到收入、得到便利。下一步,村里還準備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轉200畝土地引進文旅項目。推進這么多土地流轉項目,我們做到了零糾紛、零投訴。”
從以前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到如今村民積極配合村里建設、主動美化家園助力環境改善;從以前的各項工作排名靠后,到如今“古卯經驗”被寫進2023年龍圩區政府工作報告……今日的古卯村,正大步走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道路上。
“我的目標,是創造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模式,我相信‘古卯經驗’就是一個可復制的模式。”李燕梅堅定地說。
李燕梅帶來的小村經驗分享,引起了與會代表的熱議與思考。
有代表說:“用好鄉賢力量,可有效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有代表表示,將借鑒古卯村的經驗,推動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
24日晚,得知“古卯經驗”被帶到了梧州市代表團審議現場,古卯村的村民們激動不已。村民李德軍自豪地向記者透露,就在當天,古卯村建設又有“新動作”,10多名村民在村干部的帶頭下,齊心協力為一條村道做水泥硬化,村民出入更加便利了。“古卯村的環境能在短短幾年發生這么大的改變,我們非常滿意,我相信,村子的發展一定會更好!”李德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