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零距離頭條 > 正文
用好一方土地致富一方群眾
我市自然資源系統精準供給自然資源要素服務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4-03-25 來源:梧州日報 作者:記者 郭俊杰 通訊員 黃春妮 孫聰聰 編輯:陳虹熹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郭俊杰 通訊員 黃春妮 孫聰聰) 春分前后,又到一年采茶時。放眼梧州大地,處處都是生機勃勃的茶山茶園。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我市的生態茶園面積已達31.22萬畝,全市建成千畝茶園34個,去年六堡茶年產量3.5萬噸,綜合產值達200億元。

六堡茶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要素的有力保障與堅實支撐。近年來,我市自然資源系統通過“一個專班、一套政策、一種模式”的工作機制,高效服務項目落地建設,積極破解用地瓶頸問題,大力推廣茶鄉文化品牌,為全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一個專班,靠前服務保障用地需求

“這個茶倉的選址已經超出當前的規劃建設用地范圍,需要重新調整優化用地邊界。”“六堡茶晾青、殺青、揉捻、堆悶等設施用地,可納入設施農業用地范疇,這樣既可加快建設落地,也能節省用地成本。”……在我市各個茶園項目建設現場,自然資源系統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向茶企茶農解釋用地政策的場景隨處可見。

隨著我市六堡茶產業的持續發展,茶葉加工、倉儲、研發等配套產業用地需求也日益增長。為了更加精準高效地推進項目落地,市自然資源局特別成立了市縣聯合工作專班,建立“市縣聯動、全程輔導、高效服務”的協調機制。專班人員積極靠前服務,定期深入茶企,從選址到供地等涉及自然資源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鏈條跟蹤、協調、服務和督辦,使用地規劃、審批、供應等各環節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同時,市自然資源局還為六堡茶產業項目開辟了“綠色通道”,實行即到即審的高效審批機制,最大限度地壓縮用地審批時間,提高項目依法合規落地的效率。

一套政策,引領六堡茶發展新方向

一枝獨秀不是春,規劃政策引領方能百花齊放。市自然資源局秉持產業發展、規劃先行、政策配套的理念,優先將六堡茶產業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在規劃中做好產業用地布局,引導產業集聚發展,保障了95個六堡茶相關產業項目近4700畝用地的合規性。蒼梧縣沁怡六堡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峻說:“得益于合理的規劃,我們公司已發展成為集六堡茶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公司現有茶園30000多畝,去年產值5800萬元,為當地的脫貧戶創收400多萬元。”

目前,我市通過科學規劃六堡茶種植區域,精準配置六堡茶加工、倉儲、銷售和旅游服務設施等用地,有效推動六堡茶產業由單一農業向觀光農業、特色加工業和鄉村旅游業轉型,實現三產融合發展。其中,作為核心區的六堡鎮,村莊規劃覆蓋率就已達到70%。

此外,市自然資源局還制定服務措施,重點圍繞規劃引領、用地管理、探索試點、挖掘要素、耕地保護等五個方面出臺政策措施,為蒼梧縣六堡茶產業發展提供自然資源政策保障。

一種模式,要素聚集賦能產業升級

如今,走進梧州市增減掛鉤示范點——蒼梧縣六堡鎮大中村,河流繞村而過,自然與人文景觀和諧相融。“我們圍繞一茶園、一村莊、一基地、一條河的規劃布局,傾心打造六堡特色旅游鄉村,鄉村環境煥然一新。”大中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偉杰說,近年來,該村充分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紅利,將節余指標交易所得資金投入到“增減掛鉤+六堡茶產業+旅游”示范工程中,創新“茶企+合作社+基地+茶農”的經營模式,每年吸引超過15萬名游客前來游玩。

針對六堡茶產業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等問題,市自然資源局將增減掛鉤與六堡茶產業、文化、生態、旅游有機結合,引導村民利用荒山荒坡,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茶園產業,并推出茶園觀光、采茶體驗等茶旅結合項目,以茶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實現荒山增綠、茶場增效、茶農增收。目前,該局已累計投入增減掛鉤項目資金1074萬元用于六堡鎮的道路改造、路燈安裝、六堡茶苗基地建設及觀景設施配套等工程,大幅提升當地的人文景觀風貌。

市自然資源局還率先公布全國首個具備5級分類的生態產品目錄清單——《梧州市生態產品目錄清單(試點試行)》,針對六堡茶開展生態價值核算和茶園土地資產價值核算,摸清生態產品“流量”價值與生態資源“存量”價值。去年九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六堡茶產業賦能增值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成功入選第四批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成為該批次廣西唯一入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