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姚藍婷 通訊員 黃曉燕
高校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助力其穩定就業創業,能為社會經濟發展積蓄動能。今年以來,我市“金牌就業管家”持續組織開展“梧愛人才 職創未來”專項行動,瞄準供需對接“小切口”,在春招系列活動中做足做細服務前置、按需搭臺、協作引才“大文章”,全力推動我市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截至3月31日,全市共舉辦高校畢業生招聘會12場次、提供崗位1.1萬個次,參加面試洽談的高校畢業生達1.3萬人次,就業意向率達28.1%,比去年同期平均水平高4個百分點。
貼心服務保駕護航促就業
“春節過后,在‘金牌就業管家’組織下,我們曾到市金海不銹鋼有限公司參觀學習,感覺這個公司還不錯,希望得到企業的青睞。”3月21日,在廣西科技大學雙選會現場,該校2024屆畢業生潘日鳳投遞簡歷后滿懷期待地說。
為幫助高校畢業生增強就業信心,我市“金牌就業管家”把每年7月份后的高校學生畢業就業服務前置到畢業生離校前,除常態化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等活動外,還創新推出符合本地情況的就業服務措施。如依托“碼上助”就業幫扶數智程序為畢業生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的“1131”服務;針對用人需求大的企業開展“梧州學子名企行”、就業直通車等活動,為畢業生提供“線上+線下”就業體驗;依托8個“金牌就業管家”工作站,先后建立實習、見習基地58個,鼓勵畢業生先“試業”再就業,不斷完善銜接校內校外、助力年輕人就業成長的服務體系。
今年春季,我市企業用工需求達1.5萬人。對此,我市“金牌就業管家”在年前便發布了梧州市2024年招才引智“路線圖”,在對重點產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摸底調研的基礎上,制訂出南寧、柳州、桂林、賀州4條區內引才路線,以及廣州、武漢2條區外引智路線,確保全行業綜合招聘、理工類專場招聘、碩博類中高端招聘全覆蓋。
同時,我市不斷釋放政策紅利,鼓勵企業開發更多高校畢業生適用的崗位,尤其在理工類專場開發的1000多個招聘崗位中,有效撬動企業開發適用我市產業人才政策的崗位超八成。
精準對接廣搭平臺促就業
“感謝市人社部門牽線搭橋,讓我們與區內對口技工院校有了專門的對接渠道,這次我們招收了100多名優秀應屆畢業生,解決了我們在關鍵技能崗位上的燃眉之急。”日前,廣西翅冀鋼鐵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處處長劉麗娜告訴記者。
要實現人才精準輸送,就必須打破校企信息互通順暢不足、人才培養不達預期的就業壁壘。今年以來,我市“金牌就業管家”圍繞供需兩端在就業崗位開發、建立實訓基地等方面的需求,不斷做大做強“政校企”合作朋友圈,聯合廣西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賀州學院等區內多家高校到重點企業開展“訪企拓崗”活動,促成對口院校和企業在崗位開發、共建實訓基地等產教融合領域達成合作意向。
同時,我市采取政府牽線、校企合作的方式,打造梧州市“政校企”促就業平臺,將企業用人需求與高校畢業生就業意愿精準匹配,為重點企業精準輸送高級工班應屆畢業生100多名,讓畢業生實現“畢業即就業”。此外,還促成職業院校、重點企業簽訂“政校企”合作框架協議2項,逐步形成了我市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陳卓表示:“我們下一步將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以‘梧愛人才 職創未來’專項行動為抓手,通過制作發放來梧就業大禮包、推出批量來梧就業暖心措施、配套系列來梧就業利好政策等方式,想方設法將高校畢業生就業意愿和重點產業的用人需求精準匹配,把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梧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