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聚焦梧州 > 正文
唱地方山歌品特色美食
肇慶梧州攜手開展粵桂青少年研學交流活動
時間:2024-04-17 來源:梧州日報 作者:記者 覃競儀 通訊員 林靜 編輯:陳虹熹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覃競儀 通訊員 林靜

4月13日至14日,由梧州日報社、梧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萬秀區文化館、梧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梧州日報社小記者聯盟承辦,梧州職業學院、梧州市河天下投資有限公司協辦的“粵桂一家親·情濃三月三”粵桂青少年研學交流活動在萬秀區城東鎮河口都市農場開展,來自肇慶市和梧州市兩地的孩子們通過參與唱山歌、跳民族舞蹈、品特色美食等活動,感受廣西三月三的魅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文藝工作者們的帶領下,兩地孩子們隨著音樂節奏律動肢體。

體驗民俗特色活動

13日上午,在河口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我市數名身穿少數民族服裝的孩子,手提繡球,耐心等候著遠道而來的朋友們。肇慶的孩子們一下車,得到醒獅隊伍的熱烈迎接,萬秀區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們帶領著兩地孩子們,以一支節奏動感的竹竿舞送給大家作為見面禮。竹竿舞是廣西三月三民俗活動的一大特色,易學易懂,孩子們通過邀約舞伴的形式互相交朋友。“開合開開合……”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和簡單的口號,孩子們紛紛主動參與,踏著韻律在竹竿上起舞。

長桌宴上,孩子們一邊聽著梧州本土山歌,一邊品嘗舌尖上的特色美食。 除署名外本組圖片由記者覃競儀攝

歡歌熱舞,讓孩子們幾乎忘記了已到午飯時間。原生態味十足的長桌宴早已在等著他們了。桌面上沒有飯碗,只有大片的芭蕉葉鋪在桌面,這是怎么回事?這邊,孩子們在好奇地猜測;那邊,工作人員將古法窯雞、竹筒飯、五色糯米飯、酸嘢等美食一一陳列。“今天,大家體驗的是用竹筒來當作器皿使用,寓意節節高。”工作人員一介紹,謎團也解開了。原來,大家需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把食物夾到竹筒中,再戴上手套抓取食用。“第一次體驗這種富有原生態味的吃飯方式,很特別。”來自肇慶市的梁圣端對此贊不絕口。

兩地孩子們體驗制作六堡茶葉串。

孩子們動手做香囊。 梁艷 攝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六堡茶制作技藝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陳伯昌的帶領下,兩地孩子們體驗了一把制作六堡茶葉串的樂趣。孩子們互相交流,來自梧州市的葉夢詩和來自肇慶市的李依蒙分到了一組,他們發揮著想象力,有的串成了項鏈,有的串成了手鏈,有的串成了頭環……最后,大家將這些茶葉串裝飾上身,換一種形式感受六堡茶文化的魅力。

梧州職業學院的學生講解中藥的用途和功效,教大家藥品的辨認方法。梁艷 攝

開展粵桂文化交流學習

博物館是打開當地歷史文化大門最好的“鑰匙”。14日上午,肇慶市的孩子們跟隨著研學老師的步伐,興致勃勃地來到梧州市博物館,感受梧州歷史文化底蘊。館內,從舊石器時代的梧州,到秦漢時期蒼梧王城的建立……梧州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大家駐足于精美的文物展品前,時而相互討論,時而靜靜觀看,感受梧州建城兩千多年來的變遷和發展。

此次行程最后一站是參觀肇慶市封開縣博物館。走進二樓的粵語發源地展館,孩子們認真聆聽研學老師的講解,了解到封開悠久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懂得了這里是秦漢時期嶺南與中原地區最主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也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

通過參觀和學習,肇慶市的莫俊康發現,“封開與梧州相鄰,都是使用粵語,語言、文化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處,我們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到梧州游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