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蒼梧縣素有“茶鄉”美譽,近年來,該縣因地制宜,將茶文化與清廉建設相互融合,通過深耕“茶廉”文化底蘊,激活“茶廉”因子,扎實推進清廉建設全面提質增效。
通過活動育廉,推行“體驗式”廉潔教育。蒼梧縣探索推行“一繪(寫)一讀一看”教育模式。結合“黨紀學習教育”等形式,開展繪一幅廉潔書畫(或寫一句廉潔詩詞)、讀一個廉潔故事、看一部廉潔電影等活動,積極將茶廉元素融入群眾喜聞樂見的詩詞、采茶劇、采茶歌和微電影、微視頻,通過系列文藝文創作品,將茶廉文化不斷引向縱深,引導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作為。
推行禮儀養廉,強化“互動式”廉潔教育。蒼梧縣利用清風茶室(社)、廉潔工作站等載體為黨員干部開展談心談話、廉潔教育、干部澄清等活動,在茶廉文化禮儀熏陶下,提高黨員干部平和的性情、儒雅端莊及廉德。通過邊喝茶,邊交流,提醒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真正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抓經常,治病于未病。
打造陣地潤廉,開展“沉浸式”廉潔教育。蒼梧縣打造“一室(社)一站一線”文化陣地,推動“茶廉”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醫院、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打造一批“清風茶室(社)”,將廉潔故事、廉潔詩詞、廉潔標語等清廉元素,融入機關、企業、學校等茶室(社)建設。打造一批廉潔工作站,以茶室(社)為載體,深化物聯網、互聯網建設,聚焦部門“關鍵少數”、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單位民生資金等監督,完善一批問題線索研判處置等具體工作制度。打造一條“茶廉共建”六堡精品研學路線,圍繞梧州茶船古道·百里綠色長廊、六堡古鎮、鄉村振興等全縣重點項目,將茶性儉樸、清淡的秉性融入庭院、廊道、議事亭等微景觀建設,形成廉潔教育基地。 (黃留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