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零距離頭條 > 正文
鏈式思維抓產業,梧州這么干
時間:2024-06-03 來源:梧州日報 作者:廣西日報記者 梁乾勝 通訊員 李成園 覃益中 編輯:陳虹熹

編者按:

今年全國兩會提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保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6月2日,廣西日報頭版頭條以《鏈式思維抓產業,梧州這么干》為題,報道了梧州市錨定“再造一個工業梧州”的目標,堅持鏈式思維抓產業,聚焦5+2(再生資源、高端金屬新材料、建筑材料、食品醫藥、光伏電子等支柱產業,以及數字經濟、文旅康養等主導產業)重點產業深入開展延鏈補鏈強鏈,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車間內,高精尖設備開足馬力飛速運轉;中控室內,工作人員通過顯示屏盯著忙碌的生產線……5月23日,記者來到梧州市金海不銹鋼有限公司,智能工廠讓人眼前一亮。

“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了數字化管控一體化智能系統,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成本節約5%以上?!痹摴究偛猛跷妮x介紹。

金海公司是梧州市承接廣東產業轉移的重點項目,也是該市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先行區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的一個縮影。

作為廣西東大門,近年來,梧州市錨定“再造一個工業梧州”的目標,堅持鏈式思維抓產業,聚焦5+2(再生資源、高端金屬新材料、建筑材料、食品醫藥、光伏電子等支柱產業,以及數字經濟、文旅康養等主導產業)重點產業深入開展延鏈補鏈強鏈,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2023年,該市制造業投資和技改投資總量分別占全區比重16.5%、23.3%,排全區第1位;工業投資總量占全區比重13.4%,排全區第2位;工業占GDP的比重從2020年的28%提升到34%,高于全區8個百分點。今年1—3月,該市再生資源、高端金屬新材料、建筑材料、食品醫藥和電子信息等五大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3.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0%,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1.9個百分點。

鏈式招商,加快形成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集聚高地

5月清晨,陽光穿過水霧,在潯江邊灑下一片金光。

藤縣新材料產業園內,廣西建暉紙業有限公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近550名工人、80臺機械同時作業。

該項目是藤縣從廣東省東莞市重點引進的高端造紙項目,占地約3131畝,有望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產,達產后年產值將超300億元。

作為農業大縣,藤縣盛產竹子,全縣竹子種植面積達17萬畝。同時,鄉間還散布著大量的樹皮、藤條等林業三剩物(采伐剩余物),為高端造紙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材料。

“原料近在眼前,產品也能通過便捷的水運快速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大大節省生產和運輸成本?!睆V西建暉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明偉說。

與藤縣新材料產業園相隔一個多小時車程的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沐邦高科N型高效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同樣備受關注。該公司的10GW-N型高效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已于4月30日實現首片下線,首條生產線也處于調試階段,待滿產后單條生產線一天能生產約20萬片光伏電池片。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120億元,帶動就業2100人以上。

作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和“灣企入桂”的重要平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正加快形成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集聚高地。2023年,該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12.71億元,總部經濟營業收入376.74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該園區落戶企業來自大灣區的占比高達85%。

“截至目前,我們聚焦‘光伏+儲能制造’全產業鏈,吸引了7家企業入駐,全年預計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超150億元,投資完成額超60億元?!被浌鸷献魈貏e試驗區(梧州)管委會主要負責人介紹,園區將以沐邦高科N型高效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產為契機,深度融入大灣區,強化產業鏈條精準招商,努力建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的新能源制造重要支撐平臺。

“梧州2023年新簽粵港澳大灣區項目142個,占全市新簽項目的54.2%。”梧州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黎鈞介紹。近年來,該市以大灣區為主戰場,圍繞重點產業開展招商。今年以來,該市利用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的產業集群優勢,與大灣區48家不銹鋼企業接洽,意向投資額超128億元。

在翅冀鋼鐵、建暉紙業、沐邦、永達等一批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一批上下游或關聯產業項目紛至沓來。據統計,2023年,該市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41.9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制造業項目到位資金590億元,排全區第1位;新引進“四類500強”企業2家、專精特新企業20家,排全區第3位。

鏈式發展,打造大灣區重點產品保供基地

近日,梧州臨港經濟區金屬新材料基地,記者在精品高效鋼材生產項目車間看到:連鑄機旁鋼液噴濺,溫度飆升至1800℃,一條條鋼材逐步成型,隨后被鍛造成火紅的鋼坯,從輥道線上“飛速”輸出……

“我們以該項目為龍頭,重點吸引廣東東莞、中山、佛山的下游產業,引進冷軋板材相關裝備制造、金屬制品、機械設備等下游配套高附加值產業,全力打造千億級高端金屬材料產業集群。”梧州臨港經濟區黨工委書記易凱航介紹,精品高效鋼材生產項目是梧州市發展金屬新材料產業的龍頭項目,2023年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個百分點,每天形成產業物流量約5萬噸、帶動物流效益約600萬元。

“鏈式發展,帶動一片。”梧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鵬說。近年來,梧州市深入推進工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深化粵桂交流合作,以再生資源、高端金屬新材料、食品醫藥和新能源重點產業補鏈強鏈延鏈為切入點,篩選了一批“鏈主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優勢,引進一批上下游或關聯產業鏈項目。

承接大灣區經濟輻射的產業集聚效應持續增強,一批特色產業強勢崛起: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引進國光電器帶動15家大灣區上下游配套企業進駐,以其為龍頭的智能電聲產業鏈及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同時吸引了沐邦等7家新能源制造企業入駐;臨港經濟區圍繞再生資源、金屬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引進大灣區產業鏈下游精深加工和高端制造項目,目前已投產6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9家;梧州市長洲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不銹鋼制品產量占全國10%以上,占廣東原材料市場份額60%以上,兩家企業產值超過百億元,一家企業產值近百億元,形成上中游產品齊全及配套完善的不銹鋼全產業鏈,是國內最大的不銹鋼產業基地之一;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引進陶瓷行業龍頭企業,目前已有46家企業簽約入駐,2023年產值已超百億元,形成了陶瓷原料開采至產品銷售、固廢處理完整的產業鏈閉環。

梧州深度融入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產業分工體系,有效增強和補齊細化產業鏈的同時,還源源不斷地服務大灣區。截至2023年底,從大灣區轉移到梧州的企業累計達1589家,占全市引進企業總數的62%。梧州已成為大灣區重要的金屬新材料、建材等重點產品的保供基地,目前該市生產的高端金屬新材料、不銹鋼制品、瓷磚、石材等產品約70%供應到大灣區。

鏈式創新,推進制造業加速邁向智能制造

走進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廣西協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壓磚機、全自動噴墨釉線、智能寬體窯爐、智能檢測與全自動打包線……忙碌的生產線上雖然看不到幾名工人,但一塊塊金剛釉、大理石瓷磚從壓制到包裝一氣呵成。

幾年前,該產業園的多家陶瓷企業先行一步,摒棄只能生產一種尺寸規格的第一代生產線,建成智能寬體窯爐,通過智能中控系統按照客戶需求輸入尺寸、花色,可實現多種規格混燒。廣西協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羅林立說:“過去需要350人的工作量,新的生產線只需要150多人就可完成?!?/p>

“不破不立!變革,才能推進產業集群深度對接,推進制造業加速邁向智能制造發展?!蔽嘀菔泄I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蔣仕海說,梧州持續以創新驅動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發展,“智能制造逐漸成為梧州制造業發展的鮮明底色。”

近年來,梧州不斷加強與大灣區的產業創新合作,通過承接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的“粵創桂轉”科創基地,推行“技術研發在大灣區,成果轉化在梧州”的發展模式,提高創新協同效率,推動產業邁上中高端;開展“科技搭橋行動”,加快科研成果轉換。2023年,梧州與大灣區以科技項目合作、技術攻關等方式引進超百位“周末人才”參與該市15項科研項目。

2023年以來,該市64個工業技改項目列入自治區“千企技改”工程項目庫,獲自治區技改專項資金2750萬元,實現技改投資總量、增速雙雙排名全區第一位。自治區工信廳公布的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智能工廠示范企業和數字化車間中,梧州有8家企業上榜。

近3年來,梧州累計培育建設各類自治區級創新平臺33家,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轉化392項,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接下來,該市還將積極引導企業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強化5G、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典型應用,加快培育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