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城市管理部門對長洲區龍騰路品頤酒店對出路段的綠化側分帶突發掏空現象組織開展應急搶修,回填砂石修復路基,同時在全市開展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市民群眾出行安全。
市政道路隱患不但影響群眾出行,還影響城市形象,我市城市管理部門從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問題抓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對道路進行排查和維修,優化出行環境,讓文明城市常態化創建工作更有成效。 近期,我市雨水多,在容易引發城市內澇的同時,也造成市區部分道路發生塌陷等問題,又因為使用頻繁、自然老化等各種原因,一些道路和市政設施逐漸失修。比如,路燈不亮、井蓋破損、路面坑洼不平等,群眾出行極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毫無疑問,相關部門對市政道路隱患進行排查、維修,確保人民群眾出行更便利、更安全,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所以,相關部門應對市政道路或者基礎設施實行常態化的監管模式,及時將市政道路或者基礎設施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筆者認為,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巡查機制,工作人員要加強轄區巡查,對市政道路或者基礎設施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建立清單臺賬,落實整治措施和責任人,點對點快修快補,確保市政道路和基礎設施安全運行。 同時,相關部門應建立科技監管網絡,運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市政道路和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實現對市政道路和基礎設施的安全監測與預警。 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相關部門還應暢通群眾對市政工作的監督渠道,及時解答群眾疑問,傾聽群眾反映問題和訴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架起為民服務“連心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