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姚藍婷 通訊員 黃柳娟 何卓)未成年居民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能為其在成長過程中提供堅實的醫療保障。醫保的保障范圍廣泛,包括門診醫療、住院醫療、意外傷害醫療和大病保險等。未成年居民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條件和辦理流程有哪些?繳費標準及繳費期限是什么?如何創建家庭賬戶共濟?梧州醫保中心就群眾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如何辦理新生兒預參保登記?
據介紹,具有梧州市戶籍的未成年居民、持居住證的非梧州市(含蒼梧、岑溪、藤縣、蒙山)戶籍未成年居民以及在梧州市內各類全日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等技術職業學校、技工學校、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全日制非梧州戶籍在校學生和托幼機構在冊兒童均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新生兒參保繳費問題困擾不少家長。如何辦理新生兒預參保登記?據介紹,在住院期間尚未辦理戶籍登記的初生新生兒,且其母親(或父親)一方為梧州市戶籍,可在出生的我市定點醫療機構辦理新生兒預參保登記,亦可通過“梧州醫療保障”微信公眾號進行預參保登記,繳費后即可享受醫保待遇。需注意的是,已預參保登記并繳費的新生兒出生后三個月內應及時辦理戶籍登記,并按規定持相關材料到醫保經辦機構修改參保信息,辦理正式參保登記,領取醫保電子憑證、辦理社會保障卡。
新生兒家長亦可在醫院辦理出生即入戶。符合新生兒父母其中一方是梧州市戶籍且新生兒落戶梧州市等條件的,可攜帶父母雙方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原件到醫院“出生即入戶專窗”申請“出生一件事”聯辦聯審,可同時辦理入戶登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等服務事項。
繳費標準及繳費期限是什么?
據悉,2024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按照每人380元/年標準繳納。城鄉居民可在每年的9月1日至12月31日繳納下一年度基本醫療保險費,享受新年度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家庭賬戶共濟是醫保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允許職工醫保參保人使用醫保個人賬戶余額為配偶、子女、父母在廣西區內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家長可通過“廣西醫保”或“梧州醫療保障”微信公眾號、醫保業務一體機或窗口辦理家庭賬戶共濟,確保家庭成員間醫保費用的合理使用。醫保電子憑證的領取則更為便捷,家長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微信、支付寶等渠道上傳關系證明材料后激活領取醫保電子憑證,為未成年居民提供電子化的醫保服務。
未成年人享受哪些醫保報銷待遇?
以我市為例,參保兒童在鄉鎮(社區)級門診每日費用不超過100元、村級每日門診費用不超過70元的,可由門診醫療統籌報銷一定比例的費用,年度最高限額為每人每年300元,超過年度限額支付部分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支付;住院醫療方面,根據醫院級別不同,醫保范圍內可報銷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最高可達90%,最高支付限額為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年度廣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2024年為238218元。此外,對于在校學生在校園內或學校組織的活動中發生的意外傷害事故,醫保也能提供相應的醫療費用報銷。
梧州醫保中心提醒,新生兒家長應盡早為新生兒辦理醫保參保繳費,確保醫保待遇從出生之日起開始生效,未成年人家長應按時為未成年居民繳納醫保費用,避免中斷繳費導致醫保待遇受影響。此外,如遇醫保卡或醫保電子憑證不能正常使用的情況,首先檢查是否已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其次可聯系醫保經辦機構或相關服務部門進行咨詢和處理。
市政協委員黎小媚建議:兒童及時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保障兒童參保權益、提升兒童綜合素質、促進兒童全面健康成長的基礎和前提。醫保部門要推動落實“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集成化辦理,大力宣傳“新生兒出生即參保”政策及辦理流程;要放開兒童參保戶籍限制,確保持居住證參保政策執行到位,實現推動外地戶籍兒童在常住地、學籍地參保。相關部門要暢通線上、線下參保繳費渠道,為兒童家長提供個賬共濟代繳、銀行代征等多樣化繳費服務。教育部門要主動在校(園)內開展醫保政策宣講,通過真實案例分享、醫保政策解讀等,提高家長和學生對基本醫療保險的認知,引導家長重視孩子的醫療保障問題。對特殊困難兒童個人繳費資助資金,各級政府應在相關政策規定時限內完成繳費,確保兒童待遇享受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