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冼振宇 通訊員 歐宇 李軒
走進四季,梧州的鄉村大地就像一幅五彩繽紛的壯錦。
春天,走進長洲區倒水鎮古道村,有金黃色的百畝油菜花基地,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夏季,蒼梧縣六堡鎮的茶山郁郁蔥蔥,全國各地的茶客聞香而來;秋來,萬秀區城東鎮扶典村的蜂群,剛剛“忙”完了一個花季;寒冬,從蒼梧縣京南鎮古參村養殖場出欄的鴨子,正變成餐桌上活色生香的佳肴……
近年來,我市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乘勢而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動員商(協)會和民營企業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以思想引領為根本,以產業幫扶為核心,以示范帶動為引擎,以縣域特色為依托,引導民營企業在廣袤農村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產業興村”的“樣本”,堅定托起鄉村振興的經濟“底盤”。截至目前,我市參與 “萬企興萬村”行動的民營企業數量超過3300家,發展興村項目超過3700個,投資項目和捐贈總額達33.08億元。
這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和數據,正奏響著“萬企興萬村”的豪邁進行曲。
產業幫扶,企業與農村深度互聯發展
鄉村振興,首要的還是產業振興。要幫扶還沒有形成特色產業的鄉村,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因地制宜引進產業,比如蒼梧縣京南鎮古參村。
古參村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越。得益于此,該村引進柳州市一家禽業公司,大力發展肉鴨標準化規模養殖,通過技術培訓、務工、帶養等方式,帶動周邊村民就業50多人,項目受益群眾300多人,經濟獲益超100萬元。
鼓勵扶持已形成特色產業的鄉村進一步做大做強,持續放大聯農帶農作用。如萬秀區城東鎮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培育甜蜜家蜂業有限公司成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目前,企業自建基地已與11家合作社2517戶農戶簽約飼養蜜蜂4萬多群,帶動2.5萬畝經濟作物種植。
近年來,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農業農村局在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中,把著力點放在“產業幫扶”上,組織引導民營企業通過與鄉村結對幫扶,深入挖掘我市鄉村振興資源,結合幫扶村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發展需求和企業優勢,開展以六堡茶、優質果蔬、生豬、三黃雞、肉鴨、蜜蜂、油茶、澳洲堅果、粉葛、八角、中藥材等為特色主導產業的“萬企興萬村”行動產業幫扶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22家民營企業與幫扶村簽訂村企共建協議,讓企業發展與農村發展深度互聯,互促共進,共建“命運共同體”。
示范帶動,盤活產業幫扶一盤棋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在大力發展六堡茶全產業鏈戰略中,我市廣泛動員六堡茶企業投身鄉村振興,充分發揮聯農帶農富農的積極作用。
民營企業家石濡菲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輻射帶動六堡鎮塘平村發展六堡茶園超過4000畝,累計培訓當地茶農6000余人,共帶動175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家庭農場加入六堡茶行業,影響帶動群眾1.8萬人發展六堡茶產業,茶農人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
在六堡鎮,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積極發揮商業運營熟練、市場觸覺敏感、經濟形式靈活等優勢,與茶農建立起產業發展的“命運共同體”。2023年,依托六堡茶產業發展,六堡茶核心區茶農人均收入2萬元,普遍高于周邊鄉鎮。
蒼梧縣六堡鎮六堡茶核心區只是全市“萬企興萬村”行動產業幫扶示范點之一。
為全面推動“萬企興萬村”行動產業幫扶工作,梧州市實施示范點建設工程,共規劃打造16個“萬企興萬村”行動產業幫扶示范點。通過打造“1+2+3+N”模式,即每個示范點重點打造1個主導產業,由2個以上龍頭企業引領,組建3人以上的能人專家同心服務團隊,帶動50戶以上的農戶走上產業致富的道路,推動村企建立合同契約聯結、生產要素融合、互利共贏發展的良好機制。當前,16個示范點已初成規模。
一地一品,一個產業富了一個鄉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地域特色是開展產業幫扶的捷徑。
蒙山縣有種桑養蠶的傳統。鄧海紅是蒙山縣新圩鎮謝村的蠶桑大戶,她帶領村民依靠種桑養蠶增收致富。蒙山縣工商聯積極引導像鄧海紅這樣的民營經濟經營主體,以“龍頭帶動+村集體入股+農戶參與”的聯動模式,推動桑蠶產業全鏈條向良種、規模、優質的現代桑蠶產業發展,為當地群眾打通致富新“絲”路,推動全縣蠶繭收入超過1億元,增幅達129.99%。
長洲區倒水鎮古道村依江而建,自然條件優越。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把古道村納入市本級打造的示范點,引導民營企業積極開發農業旅游,建設古道村百畝油菜花基地,走“一田兩吃”“一田多收”的創新路子。
澳洲堅果在岑溪市發展了十多年。岑溪市糯垌鎮成立合作社與公司發展澳洲堅果產業,并與科研院所合作形成專家服務團隊開展科技幫扶,創建多種創業基地,形成完整產業鏈。目前,岑溪堅果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帶動上萬人就業。
龍圩區發揮鄉賢作用新引進牛蛙生態養殖項目,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因地制宜引導農村發展農業產業。三年來,公司為大恩村等5個村集體增加經濟收入累計超41萬元,直接受益農戶4820戶共2萬多人。
近年來,我市持續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縱橫發展,鼓勵和引導各縣(市、區)利用本地資源稟賦,打造縣域特色產業幫扶示范點,鼓勵民營企業集中項目、資金、技術等要素資源,助推鄉村特色產業百花齊放,書寫鄉村振興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