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姚藍婷 通訊員 黃美淇 陳幸鳳 黃思瑜
條條村道縱橫交織、棟棟民房錯落有致、片片果園碩果累累,走進藤縣濛江鎮健良村,放眼望去,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鋪展開來。這些積極的變化,皆由發達的城鄉公路而開啟。
7月12日,岑溪市筋竹鎮的324國道寬闊干凈,來往車輛絡繹不絕。近年來,我市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交通體系,方便農村群眾出行、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梧州日報記者 楊揚 攝
近年來,我市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堅持“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總體思路,大力實施交通強市戰略,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交通體系,推動城鄉運輸一體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公路總里程已達到9269公里,高等級(高速、一級、二級)公路里程達1503公里,農村公路(縣、鄉、村道)里程達7110公里。
一條路,造福一方百姓
借助城鄉公路網,藤縣濛江鎮健良村種植的荔枝終于破解了“遠銷”的難題。
“荔枝都是新鮮的才賣得好,快捷運輸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前,這里都是泥路,荔枝在運輸過程中受損嚴重,賣不出好價錢。”該村荔枝種植大戶梁漢尤說,2020年以后,健良村周邊新修建了8條荔枝產業路,小車能直接開到山上,最大程度保證了荔枝的新鮮度,他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幾番。
一條條公路修到了村頭,通到了村民家門口,串聯起城市和鄉村,擘畫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路通了,如何更好地實現城鄉融合,服務群眾,完善交通運輸體系是關鍵。市公路建設養護和運輸發展中心副主任吳蔚介紹,近年來,我市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開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統籌規劃,合理確定城市公交、市鎮班線、鎮村公交的功能定位、線網布局、換乘體系、發展規模、運營方式、票價和補貼機制、監督考核機制等。
同時,我市著力提升鎮村公交服務水平,陸續開通了岑溪至梧州、蒼梧(沙頭)至梧州、藤縣至梧州等城際公交線路,龍圩至新地、新地至回龍等城鄉公交專線,全市58個鄉鎮已有56個通三級及以上公路,通達率為96.6%;全市861個建制村100%通水泥(瀝青)路,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村民基本實現了“出家門、上車門、進城門”的便利交通夢想。
市民李先生由于工作原因,經常乘坐藤縣至梧州城際公交專線往返兩地,他對城鄉交通體系的完善深有感觸,“與以前乘坐客運班線車輛相比,現在上下車不僅站點多,而且更方便”。
一條路,帶動百業興旺
隨著普通國省干線公路交通條件不斷完善,一條條寬闊暢通的公路,不僅為群眾提供了方便,還拓寬了鄉村產業發展空間,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近段時間,岑溪市筋竹鎮中圍村的香蜜順梨陸續進入成熟收獲期。7月12日,記者在基地內看到,一個個飽滿圓潤的梨子掛滿枝頭,果農們三五成群正忙著采摘,將梨子從果園運送到村里的分裝點,再通過國道324線運到市區銷售。岑溪市綠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韋文寬表示,便利的交通條件,一方面讓產品可及時投入市場,另一方面也方便游客來游玩體驗。目前,除了在中圍村,該公司在糯垌、水汶、大業等鎮也先后建立了香蜜順梨種植示范點,吸引了12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總面積1000多畝。
我市在積極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多層次網絡化的公路網的同時,也持續優化公路養護服務品質。據岑溪公路養護中心養護與工程管理科科長謝泰永介紹,近兩年,該中心累計投入超4000萬元對國道324線、207線、省道508線進行提質升級,今年以來合計投入1200多萬元對國道207線水淹路段改造、災害防治、安全精細化提升、水毀修復四個方面進行路況提升。
當前,我市正加速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體系,持續完善城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不斷加速城鄉融合,助推區域協調發展。
修好一條路,帶活一大片。農村公路與國省干線公路、城市道路、其他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有效盤活了農村地區的資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為廣大群眾鋪就了一條條“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