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吳小華 通訊員 陳將君 何秀梅
風吹稻浪谷飄香。眼下正值水稻收獲季節,近日,在蒙山縣西河鎮龍蟠村,滿眼都是金燦燦的稻田,村里的種植大戶張富玉告訴記者:“多虧了科技特派員時常來指導,開展水稻田間管理培訓,今年我種的水稻實現了大豐收。”
近年來,隨著我市的高標準農田項目逐步實施,以及農機技術、種子、人才等方面的有利政策支持,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逐步提高。龍蟠村采取“黨組織+公司+農戶”模式,通過土地整合流轉,由種植大戶統一承包經營,以“租賃流轉+服務收益”等利益分配方式促進糧食種植擴面增產。
“在政府‘退果還田’‘退果還糧’的號召下,我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連片種植水稻,建設高標準農田,提升村民收入。”該村黨總支部書記、主任何正說。
隨著中小農機使用的普及,時下的西河鎮,農機手取代了“老彎腰”的收割者,唱起了豐收“主角戲”。走進該鎮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收割機器在田野里來回收割晚稻,經過脫粒后的稻谷被直接卸裝到路邊等候的農用車輛上。
“我們鎮聯合縣農業部門,通過現場演示會、技術培訓班等方式向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戶提供秋收農機技術指導,今年已組織技術人員下鄉指導200多人次,確保糧食顆粒歸倉?!蔽骱渔傓r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西河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西河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開展撂荒地整治、“退果還糧”工作,并加快農業生產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集中力量突破全程機械化薄弱環節,使得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據統計,今年西河鎮糧食播種面積約3.5萬畝,糧食總產量預計達到1.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