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夜幕降臨,長坪瑤族鄉村道上的一盞盞路燈亮起,柔和的燈光鋪滿地面,路燈把村道串連成光帶,成為村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盞盞路燈不僅照亮了群眾前行的“平安路”,更搭起了民族團結的同心橋。2024年是長坪瑤族鄉成立40周年,長坪瑤族鄉堅持把改善民生聚民心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和發力點,把“通亮”工程作為重要的民心工程來抓,以組織發動、先進帶動、群眾主體、共建共享的工作模式,凝聚多方力量把實事辦好,讓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成果中切實提升幸福感。截至目前,全鄉完成路燈安裝314盞、新建26個錯車道及8個停車坪。
為了推進“通亮”工程,長坪瑤族鄉專門組織了“現場會”,帶領各村的村干部和群眾代表到東護村茶挪組,看效果、聽經驗、談想法,體驗“通亮”工程帶來的好處,引導群眾支持“通亮”工程。村“兩委”干部、黨員帶頭投工投勞,激發更多村民的參與熱情。
農村路燈建設,資金是關鍵。長坪瑤族鄉根據村集體經濟實力、群眾收入、社會捐助等情況,由各村黨支部牽頭,村級黨員中心戶帶領聯系黨員與片區群眾共商共建,協調確定資金來源及使用模式。在村集體經濟較好的村,實行“村集體出資+受益戶出工”模式;在群眾收入情況較好、在外創業人士較多的村,實行“社會捐助+村集體修建”模式。
如今,路燈、停車坪、錯車道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起來,群眾切實感受到生活出行更安心、放心。長坪瑤族鄉還積極發動村干部、黨員、志愿者等群體,帶動群眾參與村組路燈的后期管護中,并納入積分制獎勵范疇,確保路燈“建完有人管,壞了有人修,修了能使用”。
(李世琰 莫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