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姚藍婷 通訊員 孫金昌 戴炅杭)近年來,藤縣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通過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推進文化陣地建設、創新文化服務模式、拓展文化服務內涵、壯大文化服務隊伍等舉措,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讓群眾在家門口樂享“文化大餐”。
每逢周末晚上,藤縣潯江公園都會上演燈光獅舞秀,吸引了大量觀眾前往觀看。藤縣獅舞是當地的一張特色文化名片,藤縣通過創新校企合作模式、統一編印教材、加強社團共建等舉措,以及在藤縣中等專業學校專門開設獅舞技藝運動訓練專業,對報讀獅舞專業的學生給予財政專項資金補助,推進獅舞人才梯隊建設。截至目前,該縣已培養獅舞專業人才1200多人。
“學生畢業后,可以選擇市場化就業或繼續深造,也可以從事教學工作,傳承和發展獅舞文化。”藤縣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黃甫獻說。此外,為了使獅舞文化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去年,通過校企合作,該校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龍獅扎作藝術館,推出龍獅玩偶、服飾、文具等一系列文創產品,讓更多人領略獅舞文化的魅力。
文化品牌創新發展,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夯實。今年5月,藤縣博物館新館對公眾開放,建筑面積達6000平方米,設3個主題展區,至今已接待觀眾10萬人次,成為展現藤縣文化、歷史、社會發展的一個新窗口。近年來,該縣還不斷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推進實施1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66個農家書屋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打造鎮、村(社區)15分鐘健身圈和縣城社區10分鐘健身圈。目前,該縣有牛歌戲隊、水上民歌隊及文藝團隊等80多支,通過常態化展演,讓鄉村文化“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