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近年來,針對茶農缺乏茶葉原料儲存的資金和技術、茶葉收購銷售環節存在惡性競爭等實際情況,蒼梧縣參照銀行儲蓄業的運作模式打造“茶葉銀行”,采取專業保管、自由存取、保底收購等方式解決茶葉儲藏、銷售難題,助推茶農增收、茶業增效。
在此過程中,蒼梧縣六堡茶行業黨委發揮牽頭作用,通過“黨組織+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組織蒼松茶廠及黑石山、沁怡、山坪、芊河等13家專業合作社分別成立“茶葉銀行”,依托專業合作社的引領帶動作用,整合資金、技術、營銷等要素,構建從提供茶葉儲備服務到茶葉流通市場的有效載體。
按照“存茶自愿、取茶自由、產權不變、時間不限、落價保底、漲價順價”的原則,茶農將采摘的新鮮茶青和粗茶存儲到“茶葉銀行”,簽訂茶葉存儲和保底收購協議。而且根據個人需求,茶農隨時可將存儲的茶青和粗茶向“茶葉銀行”出售并提款。蒼梧縣沁怡六堡茶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譚愛云說:“‘茶葉銀行’把農戶變成儲戶,把茶葉變成存折,實現茶葉錯峰銷售、低儲高賣,讓農戶獲取最大溢價的同時,也讓合作社提前鎖定原料供應,實現農企聯手助推產業振興。”
截至目前,蒼梧縣“茶葉銀行”已累計收購茶青和粗茶350多噸,帶動包括1200多名脫貧人口在內的5500多名農戶實現增收,實現每戶年均收入增加2萬元以上。 (胡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