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益銘 通訊員 謝豐)“太感謝你們了,我收到了今年下半年產業獎補資金2000元。這個月我又多養了幾十只雞,到過年的時候可賣個好價錢,今年更有盼頭了。”蒼梧縣六堡鎮首溪村村民于敏建說。時下,村民正忙碌著各自的農活,獎補政策的到來,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產業獎補不僅是提高脫貧戶和監測對象收入的有效手段,也是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有力抓手。為進一步確保產業幫扶政策落地見效,蒼梧縣將落實產業以獎代補政策作為2024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工作來推動,通過政策明確、廣泛宣傳、動員申報,堅持做到“應補盡補、不漏一戶”。截至今年10月,蒼梧縣產業以獎代補惠及脫貧戶、監測對象12552戶次共1700.64萬元。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今年以來,我市因村制宜,走特色農業之路,促進產業興旺;通過積極爭取上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為村民提供產業獎補,激發農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截至10月底,2024年全市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比例達67.23%,全市已發放產業獎補資金1.23億元,惠及脫貧戶監測戶5.16萬戶。
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稟賦優勢,我市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擴大有效供給,圍繞“畜漁蔬果茶蠶菌”等優勢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積極推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將生產、加工、倉儲、運輸等聚集整合,不斷延伸種養產業鏈條;深化“龍頭企業+合作社+脫貧農牧戶”發展模式,通過訂單生產、土地流轉、生產托管等方式持續帶動脫貧農牧戶穩定增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一產增加值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7元,增長6.9%。
“我們通過發展‘互聯網+’,充分利用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新媒體促銷手段,大力宣傳我市特色農產品和品牌,提高產品和品牌知名度,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兩品一標”總量達75個,有37個產品進入廣西農業品牌目錄,進一步提升了我市農業品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