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郭俊杰
每年的春節前,都是快遞業務的高峰期。1月21日上午,岑溪市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內,一輛輛9.6米長的貨車整齊排列,滿載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包裹,工作人員在其間穿梭忙碌。該中心負責人李家慶向記者介紹:“最近快遞量大幅增長,我們中心現在日均快件處理量超15萬票。”
1月21日上午,在岑溪市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內,一輛輛載滿快遞的貨車整齊排列,等待卸貨。 梧州日報記者 郭俊杰 通訊員 龐廣蛟 攝
李家慶在快遞物流行業深耕十余年,從最初的快遞小哥一路拼搏成長為企業負責人。跟隨他的腳步,記者走進寄遞分揀車間,全自動分揀流水線正開足馬力高速運轉。工作人員熟練地將一件件快件從貨車上卸至傳輸帶,快件經智能識別后迅速被傳送到對應格口,落入標注著不同地址的循環袋中。
談及快遞業這些年的巨大變化,李家慶感慨頗深。“過去在舊辦公地,沒有智能分揀線,快遞多的時候,要分揀到晚上七八點,之后再送到鎮上二次分揀派送,十分影響快件時效。現在每天下午2點前基本就能完成分揀運往鎮上。”李家慶說,智能化自動分揀設備配備了209個分揀格口,每小時可分揀快件約1.2萬票,卸車速度也從原來的每車1個多小時縮短至45分鐘,人工成本大幅降低。
在快遞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快遞進村是行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難點。“村多件少、運輸距離遠、投遞路線分散等因素致使投遞成本偏高,快遞進村無疑是一門虧本生意。”李家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當前的運營成本和收益模式來看,快遞送到縣城,每件尚有一定利潤空間;送到鄉鎮,勉強能夠維持收支平衡;可要送到村里,每件快遞的投遞成本將超過收益。
如何破局?“整合資源,統倉共配,降本增效。”李家慶堅定地給出了答案。去年4月,岑溪市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建成,為轄區內快遞物流企業提供統倉共配業務,將原本各自為戰的快遞物流企業有效整合起來,實現場地、運力等資源的共享。比如,以前各快遞公司需要單獨派車運往鄉鎮,如今通過配送中心,一輛車便能將多家快遞公司的快遞統一送達鄉鎮,大大節省了運輸成本。
盡管岑溪市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探索升級的腳步從未停歇。李家慶透露:“現在我們是以鎮為單位分揀快件,快件到了鎮上還要進行二次分揀才能送到村里。今年,我們計劃借助智能分揀設備,直接在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完成村一級的快件分揀,進一步降低鎮上快遞點的運營成本,更好地推動快遞進村。”
近年來,岑溪市大力推進物流整合,出臺扶持政策,吸引快遞物流企業入駐配送中心,鼓勵郵政、供銷、快遞等企業合作,遵循“統一倉儲、統一分揀、統一中轉、統一配送、統一服務”原則,集中開展倉儲、分揀等服務,補齊縣鄉村三級物流短板,暢通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目前,已有6家快遞企業入駐岑溪市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其快件處理量占岑溪市總量的80%。依托該中心構建的縣鎮村三級物流體系,已基本覆蓋市區、14個鎮和256個行政村,實現商流、物流集散配送村村達、天天送。去年,岑溪市獲評全區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標準化建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