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李杰)近日,我市醫保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反欺詐大數據應用監管系統對全病歷數據進行人工智能分析,發現患者李女士因過敏性皮炎到市一家醫院就診,該醫院沒有進行門診規范診治而直接收住院,住院期間給予一般的抗過敏及護胃治療,醫保DRG統籌支付2221.55元,經監管系統綜合判別為低標準入院,最終該醫院清退違規醫保基金2221.55元。
這是我市醫保DRG反欺詐大數據應用監管系統化建設,實現全病歷、全覆蓋、常態化醫保基金監管,提升定點醫療機構診療規范與質量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我市作為全國醫保反欺詐大數據應用監管試點城市,持續強化信息支撐和數據賦能,建成的醫保DRG反欺詐大數據應用監管系統(包括醫保全病歷數據中心、醫保及醫學AI能力中心、DRG監管風控平臺的“兩中心一平臺”),可根據DRG分組原理對醫保結算清單和全病歷信息進行關聯審核,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對全病歷信息進行深度推理,篩查出違規數據,實現醫保基金從傳統人工監管向智能化、數字化監管的跨越。
目前,全市27家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已接入該智能監管系統。2024年1至10月,系統已完成對共27.85萬份DRG病例的智能化監管,檢出違規金額1477.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