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羅枚 通訊員 周燕玲 廖偉) 2024年,蒼梧縣六堡茶產業入選全國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第二批區域試點名單,成為廣西唯一入選的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區域試點項目。
一年來,蒼梧縣積極推動六堡茶相關小微企業質量意識、管理基礎、產品質量、品牌影響力等多維度提升,提升六堡茶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實現蒼梧縣域范圍六堡茶產量達1.37萬噸,直接產值超21.5億元,綜合產值達100億元。
破局:直面產業發展困境
蒼梧縣作為六堡茶的發源地和核心產區,小微企業眾多,是產業發展的活力源泉。此前,該縣共有51家六堡茶生產企業,但僅有7家茶企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企業獲證率低,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效果不佳。這些企業普遍面臨著質量管理意識淡薄、質量管理能力不足等難題。
為扭轉這一局面,蒼梧縣建立了“政府主導激勵引領、機構主動作為、企業主體參與、各方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協同聯動形成合力,以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為突破口,為小微企業發展破局,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別是認證服務減免政策,降低認證成本。
目前,蒼梧縣已實現企業首張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零成本”,證后監督費用減免75%,體系證書有效期內費用總減免率達90%,全縣已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23張,其中試點行動開展以來新增15張,六堡茶生產企業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覆蓋率達45%,第二批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正在培育。
隨著質量認證宣傳培訓的持續加強,目前越來越多小微企業主動參與認證,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
助力:全方位精準幫扶
為了達到精準幫扶的效果,蒼梧縣組建專業的技術專家團隊,分類分級開展梯度培育幫扶,開展定制化“點單式”幫扶行動。團隊深入小微企業,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管理模式,收集六堡茶產業共性質量問題,(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指導幫助企業制修訂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工藝流程圖、質量內審文件、糾正預防措施與持續改進記錄等質量管理文書,快速提升小微企業質量管理能力。
廣西梧州大仁茶業廠原本在生產環節存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產品質量波動較大。茶廠負責人易丹栩告訴記者,經過有關部門專業指導,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獲得認證后,產品質量顯著提升,訂單量同比增長了42%。
目前,蒼梧縣編制了1套六堡茶產業企業質量管理核心過程實施指南、1張六堡茶產業質量幫扶清單、1份產業鏈質量狀況調研報告,助企解決技術難題112個,參與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的企業年度營收、產品銷售額和年利潤分別提升5%、15%和12%。
蝶變:產業煥發新活力
小微企業是產業經濟的毛細血管,“小微”活則就業穩、經濟興。為更好助力小微企業發展,蒼梧縣積極構建“地標+認證”雙輪驅動,推動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與有機認證等產品認證“雙標聯動”,主動對標粵港澳大灣區標準,激勵企業踴躍申報灣區認證及香港優質“正”印認證等高端品質認證,打造高端產品矩陣,提升六堡茶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六堡茶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目前,全縣茶企獲高端品質認證49張,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49.73億元,晉位全國第13名。產品認證給六堡茶小微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通過認證,獲得認證的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價格也有所提升。蒼梧縣六堡茶業有限公司蔣朝暉高興地說:“以前我們的茶葉價格上不去,現在通過認證,品質有保障,價格提高了,銷量還增加了不少!”
據了解,蒼梧縣計劃在未來幾年進一步擴大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覆蓋范圍,推動更多六堡茶小微企業向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