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羅枚 通訊員 容麗媚
近年來,我市錨定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難點與堵點,緊緊圍繞主導產業強化發展策略,通過大力推進企業智能化與數字化改造,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模式等措施,通過科技賦能產業發展提質升級,切實減輕經營主體負擔,深度激發市場內生動力。
3月21日,在金海不銹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操作設備進行生產。 梧州日報記者 李燦明 攝
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統計,2024年,我市組織536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智改數轉診斷全覆蓋工作,完成率100%,排名全區第一。
春日的午后,陽光和煦溫暖。走進位于梧州市長洲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的梧州市金海不銹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目之所及,機器飛速運轉,依靠數字化系統精細化運作,其生產環節實現智能化,現場只需五六人,便可高效驅動大規模生產,企業生產效率提升20%,公司依靠技術改造進一步挖掘產業升級空間。
“目前,我們公司的煉、軋、酸、冷四大工程全面完成技改升級,生產線實現高度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不銹鋼產業鏈不斷升級,產品附加值和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可為企業降低10%的生產成本,安裝的廢酸再生系統實現廢酸回收及循環利用,讓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實現有機統一?!蔽嘀菔薪鸷2讳P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金解放如是說。
近年來,梧州市長洲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積極推動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已構建“回收—冶煉—熱軋—酸洗—冷軋—制品”全產業鏈,成為國內短流程不銹鋼專業園區的標桿。與此同時,園區積極服務企業,去年累計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用水需求、技術工人招聘等實際問題23個,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目前,園區加油站項目、長鋼大道新安北片區基礎配套設施項目和園區工業水廠擴建項目正在謀劃中,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有效保障企業發展。
邁入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高新片區的廣西喜薈天成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應用貫穿了整個生產線。生產管理員只需設置好生產線的參數,莫桑鉆便能精準按照預設標準完成制造,無論是外觀工藝還是內在性能都達到超高水準,全程無須人工過多干預,如今可月產莫桑鉆300萬克拉,該公司探索“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模式為企業發展注入關鍵動力。
“公司現有8項發明專利,2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其中,質檢環節所用的人工智能質檢機由公司自主研發,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目前通過質檢設備一天能完成10萬克拉莫桑鉆的質檢工作,與人工相比效率提升5倍以上,產能也比去年增長了40%以上?!睆V西喜薈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同慶表示,人工寶石生產設備更新換代快,公司將持續推進生產設備全自動化的研發與創新,通過提升設備智能化水平,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更快響應市場需求,提高市場占有率。
(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是我市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截至今年3月,累計注冊企業2087家,推動跨省產業轉移合作、優勢互補,粵港澳大灣區落戶企業占比達85%。去年,園區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加大“一事通辦、跨省通辦、承諾審批”改革力度,提高聯審聯批效能,并對所掛點聯系企業(項目)實施“一企一策”、全方位精準服務,全年為企業解決用工、用水等生產要素問題104個,讓營商環境更優、讓企業發展無憂。
今年,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將錨定重點產業鏈這一核心發力點,持續優化產業結構,以“一站式”服務為支撐,從降低企業成本、加強供需對接、推動企業技術改造等方面發力,助力經營主體穩定生產、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