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陳貽澤 羅昌亮)4月21日,廣西領導干部“時代前沿知識”系列講座第132講在南寧舉行,邀請公共經濟研究會會長、中央黨校原副校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趙長茂教授作《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和實踐意義》專題報告。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主持并講話。自治區主席藍天立,自治區政協主席孫大偉,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王維平出席。
報告中,趙長茂教授結合多年積累的信息知識和生動案例,系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深入淺出地闡釋新質生產力的概念、理論創新和時代價值,以及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報告主題鮮明、視野開闊、內涵豐富,對充分發揮廣西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陳剛在主持講話中強調,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和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找準自身產業、區位、成本、資源、人才等比較優勢,深入研究市場找結合點,不能搞一哄而上,不能什么時髦就做什么,更不能“堆盆景”。要以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這個小切口來培育人工智能這個大產業,積極構建“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發展路徑,找準具有未來競爭力合作伙伴,幫助企業尋找應用場景、走向東盟、實現發展。要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發展之路,破除傳統產業路徑依賴,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生態休閑等綠色產業,不斷培育新增長點,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
講座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行,各設區市、縣(市、區)設分會場。
又訊 市領導蔣連生、李振品、黃振饒、譚秀洪、黃恩、鄺驅、楊贊彬、羅偉雄、趙增山、徐遠洲、姜云飛、曾健勇、蘇穎、李廣勇、楊楨、勞高進、莫永東、李貞梅、韋寧、曹垂龍、李彤華、鐘鋒,兩院主要負責人陳影、曾軍寧,梧州學院領導童曉暉、麻新純在梧州市分會場聆聽報告。
(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