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吳小華 通訊員 韋春梅)近期,持續的干旱天氣給春耕生產帶來不利影響。蒙山縣各地干部群眾迅速響應,積極部署,采取打抗旱井、抽水抗旱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打好抗旱“主動仗”,為糧食豐收筑牢基礎。
“新井剛打好,井水就‘咕嘟咕嘟’往外冒,這口新井救了我家十來畝快蔫的芋頭苗。”4月23日,蒙山縣新圩鎮謝村的王奶奶在田間地頭看著“喝飽水”的芋頭苗高興地說。
眼下正是春耕春種的關鍵時期,新圩鎮組織黨員干部統計各村打井需求,分別選定2個最佳打井點,迅速定位打井,全力開展抗旱保春耕工作。目前,新圩鎮各村共計新增抗旱井打井5個,啟動抗旱井13個,通過鋪設輸水管道,構建起“毛細血管式”的抗旱網絡,解決了1100畝農田用水問題。
受持續少雨天氣影響,蒙山縣漢豪鄉出現不同程度旱情。漢豪鄉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全面排查轄區水利設施,及時修復因干旱受損的溝渠、泵站等設施,積極開辟新水源,組織抽水設備21臺次,從附近河流、魚塘等抽水至農田,累計抽水2.44萬噸,有效緩解610畝農田灌溉壓力。“我們成立了抗旱工作領導小組,通過組織農業技術人員下沉一線,指導農戶調整種植結構、推廣耐旱作物品種,目前全鄉已完成100多畝耐旱作物改種工作。”漢豪鄉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截至4月中旬,蒙山縣已完成早稻播種面積5.34萬畝,春玉米種植面積2.462萬畝,大豆種植面積0.72萬畝,花生種植面積2.13萬畝。為全力抗旱搶耕保糧,蒙山縣對轄區內的水源、溝渠等農用設施進行全面排查檢修,打通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各村開展抗旱技術培訓和指導,向農戶傳授節水灌溉、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抗旱技術知識,提高農戶的抗旱意識和科學種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