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專題報道 > 正文
奮力書寫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精彩答卷
——梧州市政協2024年履職工作亮點掃描
時間:2025-04-25 來源:梧州日報 作者:記者 肖苗生 編輯:陳虹熹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肖苗生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篤行逐夢,足音鏗鏘。

梧州市政協及其常委會深刻認識新時代新征程賦予人民政協的使命和任務,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助推梧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彰顯政協擔當,展現政協作為:

——聚焦自治區“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重大戰略任務在梧州落地落實獻良策聚共識,助推全市改革開放行穩致遠,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關工作獲國家領導人肯定性批示;

——聚焦廣西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向自治區政協提交的全國政協提案線索,由住桂全國政協委員提交全國政協獲立案;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成果“加快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開發開放”,獲2024年全區黨委政研、改革工作系統深化“大學習大調研”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

與時代發展“合轍”,與黨政工作“同頻”,與群眾需求“共振”。這一年,市政協及其常委會為服務梧州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履職答卷!

服務中心大局,以“言值”顯“價值”

2024年,市政協始終堅持“向中心聚焦、為大局出力”,精心組織全體會議協商,圍繞市委中心工作深入討論協商,匯聚共識智慧,提出意見建議51條、大會發言20篇、提案248件。同時,市政協廣泛征集、精心遴選年度重點協商議題,重點開展“發展壯大林業產業,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等2個議題的常委會會議協商,著力做好科教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文旅消費升級等6個議題的專題協商,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等5個議題的對口協商和界別協商,針對西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等3個議題進行監督性協商,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重要協商成果16份,有力助推梧州現代化建設展現新圖景。

在做優提案協商的過程中,市政協把深度協商互動、廣泛凝聚共識貫穿提案辦理“全鏈條”,打造提案提出、立案、交辦、辦理、督辦、答復、評價工作閉環,推進提案全過程協商,切實推進提案成果落實轉化。市黨政領導和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共同督辦重點提案,先后組織督辦活動12次,推進“全鏈多維推進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再造一個工業梧州的建議”等10件重點提案成果較好轉化。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以來立案的183件提案全部辦結,一批提案建議獲有關部門重視和采納。

在推動聯動協商中,市政協主動與全國政協、自治區政協對接,爭取跨層級聯動協商,提高履職成效,其中,承擔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分課題調研任務,提交的“西部地區留住用好高端人才”分課題調研報告獲全國政協采納;圍繞“推進工業園區科創平臺建設”等2個議題,配合自治區政協組織三級政協聯動協商,取得預期成效;組織引領住梧自治區政協委員向自治區政協有關會議反映梧州訴求,提交大會發言11篇,提交提案44件,31件提案獲立案。

堅持團結聯誼,以“共為”達“共識”

畫好最大同心圓,方能譜寫壯美華章。市政協堅持團結聯誼,在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上呈現新氣象。

一方面,注重統戰聯誼凝聚共識,引導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履職工作主線,支持他們通過大會發言、提交提案、參與重要協商、聯合開展調研等積極履職盡責,各黨派團體提交集體提案、大會發言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0多篇(件)。此外,通過黨派途徑上報的社情民意信息中,2篇獲全國政協辦公廳采用。

另一方面,注重協商互動增進共識,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的中心環節,推進協商互動,商出共識,商成合力。以界別工作室為平臺和紐帶,圍繞“同心同向同行、匯識匯智匯力”,推進界別做好理論學習、專業講座、專題調研、讀書討論、聯誼交流等“五個一”活動,并舉辦協商活動78場(次),不斷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11個界別工作室走進企業、鄉村、社區、院校,開展政策宣講、法律和科技宣傳、扶貧助學等相關服務活動100多場(次)。

踐行履職為民,以“民聲”助“民生”

民之所望,履職所向。人民政協為人民,是情懷更是使命。

市政協持續開展“五大委員行動”,形成以“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 委員行動”為引領,以“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委員行動”為重要平臺,統籌推進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科教振興委員行動的工作格局:

——強化“1+5+N”協商專班的引領作用,用好“1+7+N”履職平臺,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我市千億級產業園建設等問題,靈活開展相機協商;全市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參與聯系服務重大項目113個,協同引進項目51個,開展相關協商104次,協調解決問題60多個。

——深化進企業助力產業振興、進農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進院校及科研機構助力科教振興、進社區助力基層治理“四進四助”活動,推進聯系群眾、服務人民工作。

——持續關注教育、文化、就業、社保、醫療、養老、婚育、出行等社會熱點難點,跟蹤督辦0至3歲嬰幼兒托育、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等“一老一小”提案,深入調研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大病防治、物業管理,以及專門學校建設、學生心理健康等問題,報送、轉送社情民意信息275篇。

一條條務實精準的建言,映照出市政協履職為民的初心底色!

推進改革創新,以“守正”促“躍升”

回望2024年,創新是市政協工作的關鍵詞。

市政協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聚焦中心大局、認真履職盡責,扎實推進實踐探索,持續擦亮履職品牌,積極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健全制度機制。市政協切實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先后制定或印發《關于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實施辦法(試行)》《關于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市政協民主監督與市檢察院法律監督工作銜接辦法(試行)》,完善《關于深化民主監督與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貫通協同工作實施辦法》,以制度創新引領履職高質量發展。

——建立跨區聯盟。市政協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各級政協要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協商和民主監督力度”的重要要求,與廣東肇慶市政協結成西江生態政協協商聯盟,通過黨建聯建、議題聯議、理論聯學、提案聯辦、監督聯動、界別聯系“六聯”活動,在跨區域協商方面聚共識、促合作,為深化東西部協作、實現流域生態共建共治共享注入政協合力。

一次次大膽創新,彰顯了新時代人民政協勇于擔當的新作為。

一個個積極探索,記錄著市政協推動工作提質增效的鏗鏘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