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
蔣 連 生
各位委員,同志們、朋友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梧州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今天隆重開幕了,這是全市350萬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我代表中共梧州市委,向大會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體政協委員和與會同志致以誠摯的問候!
過去一年,在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實自治區“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錨定打造“一極三城”建設“四個梧州”奮斗目標,以非常力度拼經濟、抓改革、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梧州實踐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2%,增速排名全區第2,總量排名從全區第9上升到全區第8,提前一年實現“提檔進位”的發展目標。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8%,持續保持了穩健的發展勢頭。
一年來,我們堅持學思想增干勁,感恩奮進的步伐堅定有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堅定不移聚焦做好“強產業”這篇文章,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積極實施“人工智能+”行動,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聚力做大做強工業,努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面對接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步一個腳印把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穩增長的決策部署付諸于實踐、見之于成效。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更加自覺,挺膺擔當、真抓實干的勁頭更足,創優爭先、比學趕超的氛圍更加濃厚,建功新時代的動力更加澎湃。
一年來,我們堅持抓項目強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越來越堅實。深入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深化實體經濟調研服務,大力實施產業發展攻堅,積極主動招大育強,持續推動產業集聚,“再造一個工業梧州”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855億元,同比增長16.7%,完成翻番目標任務的85%。具有梧州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以翅冀新材料產業基地為龍頭的高端金屬新材料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以金升、金海、鑫峰、永達等為龍頭的再生材料產業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支柱;以中恒集團、神冠集團、梧州茶廠、中茶、天譽等為龍頭的食品醫藥產業,以簡一、蒙娜麗莎、歐神諾等為龍頭的建筑陶瓷產業以及以國光電子、菲瑪特、睿奕等為代表的光伏電子產業,形成了五大支柱產業體系,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在重大產業項目的有力加持下,梧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牢、后勁更足。此外,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梧州六堡茶逆勢上揚、產銷兩旺,區域公用品牌文化力、品牌價值分別位列全國第4、第13名。文旅融合發展“出圈出彩”,嶺南文化園獲評國家 4A 級景區,白鶴樓煥發時代光彩,騎樓城重現百年風華,千年古郡“梧”現精彩,打造嶺南歷史文化名城邁出了新的步伐。
一年來,我們堅持抓改革促開放,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依靠改革開放贏得發展主動、拓展發展空間。謀深謀實改革的路線圖、任務書、優先序,穩步推動市屬政府性平臺公司轉型、產業園區改革等一批標志性改革落地落實。實施園區提速發展行動,推動港產園一體發展,2024 年臨港經濟區、不銹鋼產業園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563億元,同比增長29%。發揮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比較優勢,推動港口碼頭建設增勢提速,《梧州港總體規劃(2035年)》獲交通運輸部批復,我市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梧州港貨物吞吐量達1.09億噸,增長36.1%,提前實現了億噸梧州港建設目標;長洲水利樞紐船閘過貨量達2.24億噸,再次刷新國內天然河流船閘過貨量紀錄。
一年來,我們堅持惠民生暖民心,努力實現人民群眾美好愿望。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為民辦實事“十大工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深入挖掘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綠色文化,成功承辦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推動嶺南歷史文化“出圈出彩”。城市更新穩步推進,改造提升梧州南站,為廣大旅客出行提供更加便捷服務;市科技館建成并向全社會開放,為全市廣大青少年提供了一個科普知識的窗口和平臺。教育提質工程取得新突破,全市高考600分以上人數增幅達35.1%,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持續提升。提高醫保報銷比例,減輕患者就醫負擔。生態環境向好向優,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西江國考斷面水環境質量、森林覆蓋率均位居全區前列。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就業和社保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加充盈。
時光見證前行步伐,歲月銘刻奮斗足跡。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自治區黨委、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離不開全市上下團結奮斗、擔當實干,凝聚著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以來,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聚焦發展所需、群眾所盼、政協所能,建強用好“黨旗領航梧來協商”政協黨建品牌,深化拓展五大委員行動,“1+5+N協商”專班和“1+7+N”協商平臺務實有效,牽頭成立的西江生態政協協商工作機制等多項工作得到全國政協、自治區政協肯定,為服務助力梧州發展、凝聚各方共識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此,我代表中共梧州市委,向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僑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員,同志們、朋友們!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發展謀篇布局之年,做好各項工作至關重要。1月24日,自治區黨委陳剛書記首次到梧州調研時指出,梧州區位優勢獨特,產業配套很有競爭力,經過多年努力,逐漸走出了一條廣西地級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要求我們乘勢而上,在現代化建設中搶抓發展機遇,當好發動機、火車頭。在 4 月 24 日召開的2025年二季度全區經濟發展調度會上,陳剛書記兩次給予梧州工作肯定性評價,高度肯定梧州在重點產業招商、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為我們抓好二季度乃至全年工作增添了強大信心和動力。希望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聚焦自治區黨委對梧州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繼續發揚優良傳統,牢記職責使命,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積極參政議政,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多聚團結之力,凝心聚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梧州篇章。
一、要把牢政治方向,在強化政治建設上彰顯政協站位。人民政協是黨領導下的政治組織,必須聽黨話、跟黨走。要堅定政治立場。時刻牢記政協組織的政治屬性、委員的政治身份、協商的政治責任,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筑牢思想根基。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裝頭腦,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團結、民主融入政協履職的方方面面,切實肩負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要堅持團結奮斗。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凝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真正讓黨委、政府決策部署成為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以及各界人士的思想共識和實踐行動。
二、要服務中心大局,在建言資政謀發展上貢獻政協力量。圍繞中心是政協工作的重心,服務大局決定政協工作的格局。政協工作要自覺融入大局,做到市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要善謀務實之策。聚焦全面對接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再造一個工業梧州”、打造六堡茶核心產區、建設嶺南歷史文化名城、“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等重點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協商議政、建言獻策,使政協成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的“思想庫”“智囊團”。要廣進真誠之言。主動把握新形勢新要求,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找準比較優勢,深入細致研究“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政務服務”“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領域新課題,更好地服務全市發展大局。要多出務實之招。充分發揮政協委員聯系廣泛、人脈豐富、渠道暢通等優勢,積極宣傳梧州區位交通、產業發展、資源稟賦等優勢,為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牽線搭橋,助力梧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要厚植為民情懷,在增進民生福祉上體現政協溫度。人民政協來自人民,一切工作為了人民。要樹牢“人民政協為人民”理念,以為民之心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要勤察民情。把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作為政協委員的一項經常性工作,認真聽取基層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意見和訴求,有效集中各領域聲音、系統匯集各方面意見,讓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更加符合民心、順應民意。要多惠民生。從“大民生”著眼、從“小切口”著手,圍繞群眾思想的困惑點、現實矛盾的易發點,主動釋疑解惑、化解矛盾,積極動員社會各界、非公經濟組織和企業家委員,參與愛心公益、扶危救困等活動,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黨委、政府和社會的關懷。要廣集民智。持續用好用活“協商大篷車”、“1+7+N”協商平臺等抓手精準履職,鼓勵和支持界別委員進企業、進鄉村、進學校、進社區,及時把老百姓的意見、建議吸納到提案、調研報告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職成果之中,真正把“委員作業”寫到梧州大地上、群眾心坎里。
四、要堅持守正創新,在凝聚共識增團結上展現政協作為。加強自身建設,是做好政協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要主動適應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規律特點,持續做深做實自身建設這篇文章,努力干出人民政協新樣子。要持續加強制度建設。持續完善年度協商計劃、重點提案遴選等制度機制,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有效運用制度優勢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實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積極搭建多元化的一線為民協商平臺,努力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向一線延伸、向網絡延伸,暢通群眾有序政治參與渠道,積極發揮人民政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強隊伍建設,堅持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完善協商工作規則,著力打造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政協委員隊伍,不斷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
人民政協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革發展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市委將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政協工作,為政協組織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全市各級黨委(黨組)要把政協工作納入黨委(黨組)工作全局一體謀劃、一體推進,全力支持政協依照章程履行職能,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高度重視提案辦理、積極采納意見建議、自覺接受民主監督,為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共同推動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各位委員,同志們!團結凝聚力量,奮斗譜寫華章。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牢固樹立“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加快打造“一極三城”建設“四個梧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梧州篇章!
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