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首頁  新聞   問政  專題  論壇  汽車  樓市   家裝  理財  美食  旅游  投票  ENGLISH  
 
 
 

    2013年,蒼海項目投資建設進入第四個年頭,也是最關鍵的一年。這一年,蒼海項目年度計劃總投資14億元,建設項目包括蒼海公園、梧州南站站前廣場、環湖線公路以及環城水系(一期)等18個重點項目,其中續建項目7項,新開工項目11項。截至11月份,蒼海項目已完成投資14.3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

    據市蒼海項目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劉顯培介紹,蒼海公園、環城水系和梧州南站站前廣場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取得較大的成果。其中,蒼海公園占地26.3公頃,由西地塊、東地塊和濱湖區三部分組成,計劃總投資3.16億元,建設內容包括景觀綠化及公共設施等。目前,公園建設內容已基本完成,于2013年國慶期間實現對外開放。

    環城水系(一期)于2013年下半年開始動工,今年目標是實現水系粗通,目前通水工程已完成3.6公里,達到總長度的一半,剩下部分爭取在2014年1月30日前疏通完成。

    近日,記者來到蒼海公園,親身體驗了一番大自然。登上望湖臺一覽山水,細品廣信畫廊的韻味,不知不覺,記者已在這自然與文化相結合的公園逛了一個多小時。

    據了解,2014年,在繼續完成原有項目的同時,幾項新增項目也劃入工作日程。明年,半島核心區將堆土成型,濕地公園規劃(一期)以及東部山體林相改造也一并開工。同時,為迎接2015年上半年于蒼海湖東岸舉行的園博會,東部環湖線也將于近期開工。

    2013年2月,坊間流傳了很多年的“將蒼梧縣縣城龍圩鎮納入市區”傳言,終于變成現實。對許多梧州人來說,這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喜事,此后梧州城市發展的足跡向南岸再跨了一大步,梧州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戰略藍圖又添了濃重一筆。

    有關資料顯示,本次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對提升梧州城市核心競爭力,優化生產力布局和資源配置,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是有利于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提升城市格局。這次行政區劃調整后,市區面積增加66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增加近23萬。城市發展空間得到了躍升,6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將作為城市發展進行規劃與建設。特別是龍圩、新地、廣平、大坡四個鎮劃入市區范圍,大大拓展了我市城市建設重心西移和沿江產業布局的空間,資源配置更趨科學合理,城市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更強、更廣。

    二是有利于優化生產力布局和資源配置,促進城鄉統籌發展。這次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為推進城鄉一體化帶來新機遇。區劃調整后,新設立的龍圩區和新的萬秀區將為城市今后發展留出足夠的空間資源,有利于我市深入實施“東向”戰略,從更大范圍內籌劃生產力布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旅游資源等。尤其是隨著蒼海項目、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和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等建設的加快推進,將極大地促進園區、產業、城鎮的融合發展。

    三是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行政區劃調整后,對新的萬秀區來說,可充分整合原萬秀、蝶山兩個城區的文化、教育、衛生等各種公共資源,實現公共資源服務最大化,為改善民生提供有力保障。對新設立的龍圩區來說,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和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的落戶建設,將成為梧州高端制造業、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發展的重點區域,為提高群眾生活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有利于蒼梧縣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縣域經濟新格局。蒼梧縣政府駐地遷往石橋鎮,一個按照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的新縣城,對蒼梧縣區域范圍內各鄉鎮經濟發展起到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有利于依托林產、礦產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形成以城帶鄉科學協調發展的縣域經濟新格局。

    龍圩區自2013年6月4日宣布成立以來,以蒼海項目建設、城區籌建、工作逐步交接為重點,克服了區劃調整過程中機構、人員、經費、交通工具等暫時不足的困難因素,平穩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并于2013年底完成交接工作。

    據了解,該區自2013年9月起,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圍繞項目建設、園區建設、產業發展、服務企業、招商引資、“三農”工作和城鄉統籌發展、市政建設和城市管理、社會管理和民生改善、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以及黨的建設等十個事關龍圩區今后發展方向的重點,組織各種形式的調研活動,初步確定了加快構建“東城西園南農中商”的發展定位和走好“產業發展、商貿物流業發展、旅游服務業發展”經濟發展三步棋,唱響“創建森林城區、園林城區、花園城區”城區建設三步曲的工作思路。

    龍圩區政府工作時間表:
    6月:龍圩區政府成立;辦公場所以及辦公設施落實。
    7月:科級干部到位。
    8月:第一屆人大代表選舉日順利舉行
    9月:舉行龍圩區第一次黨代會和首屆“兩會”;190個公務員編制人員全。
    10月:龍圩區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11月:接管新地、大坡、廣平三個鎮的“清潔鄉村”職能。
    12月:事業編制人員到位;加緊對接區劃調整所涉及工作,做到成熟一項接管一項,確保12月31日完成工作對接;與廣東省郁南縣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龍圩區正式成立后,主城區與龍圩區間的公交車通行問題一直是市民議論的焦點,不少市民通過本網“零距離問政”平臺對此提出了疑問和建議。近日,記者來到龍圩線公交車運營商之一的超大金暉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了解目前通往龍圩區公交發車時間以及收費等情況。

    據該公司汽車客運服務站站長龐科輝介紹,目前確定于2014年元旦開通2條線路,分別是301號線和302號線,線路分別為河東-大村、錢鑒-大村,與原來的888號路線相同。待南廣高鐵梧州段正式通車后,金暉公司將開通線路為梧州火車站-梧州南站的303號線,方便旅客轉乘。36臺大型新公交車將于2014年1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屆時會裝上公交刷卡機,并發售學生優惠卡和老人優惠卡,而在此之前先用舊車運行。

    對于市民提出“龍圩區既然屬于梧州城區,為何票價不統一為每人每次1元”的疑問,龐站長作出了回應,“首先,公交車收費的定價不是由公交車公司自己決定,而是經區物價局對公交運營成本和企業收入進行系列評估得出的最終的定價,因此定價每人每次2元是比較合理的。其次,現確定投入使用的公交車全是空調車,對于空調車每人每次2元的收費大部分市民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部分市民對末班車定為21:30表示不解,認為時間過早,碰上加班的情況會錯過末班車。龐經理對此表示,通往龍圩區公交線路主要是方便上班族的正常上下班時間而定,此問題經過了幾家公交運營公司的多次討論最后一致確定的,基本可滿足大部分市民的要求。而發車時間間隔也與888號相比有所減少,301號線于高峰期為10分鐘,平峰期為30分鐘,302號線于高峰期為8分鐘,平峰期20分鐘。

    301號線 河東-大村線(7:00-21:30):線路長25公里,沿途經過西江一路、云龍大橋、南岸公路、蒼梧大道、龍城路小轉盤、龍圩汽車站、再生工業園區(大村)。

    302號線 錢鑒-大村線(7:00-21:30):線路長29公里,沿途經過富民一、二路、西環路、新興二路、西江大橋、蒼梧大道、龍城路小轉盤、龍圩汽車站、再生工業園區(大村)。

    與此同時,梧州珍寶巴士公司也于2014年元旦開通49路公交車(旺甫—龍圩高鐵客運站),待梧州南站開通后,再將該線路延伸到梧州南站。公交統一票價2元/人次,對70歲以上老年人優惠證和學生IC月卡通用;學生IC次卡0.70元/次。該線延伸后的營運時間為旺甫首班車為7:00 末班車為23:00(21:30后旺甫--政府廣場);梧州南站首班車為7:00: 末班車為22:30(21:30后梧州南站--政府廣場),高峰10分鐘一班,平峰30分鐘一班。

    珍寶巴士49路公交車路線沿途設旺甫、大新村、蓮花大橋、梧州學院、財政局、新興、芝麻城、藏龍大道、龍圩小轉盤、實驗中學、龍騰金苑、高鐵客運站等站。龍騰金苑、高鐵客運站兩個新增站點待梧州南站開通后使用。

    12月26日,南廣鐵路梧州段進入最后動車組的聯調聯試階段,這意味著梧州即將邁入動車時代。南廣鐵路的開通將梧州到南寧的時間縮短為2小時,并有望于春節前開通,舒緩緊張的春運壓力。

    記者于梧州市鐵路建設辦公室了解到,截至2013年12月,南廣鐵路項目梧州境內段的征地拆遷工作基本完成。同時,南廣鐵路(廣西段)鋪軌、網線工程已完成,梧州南站、藤縣站站房主體工程室內裝修和設備安裝調試已經完成,南廣鐵路(梧州段)貨車聯調聯試已結束,動車組的聯調聯試正在進行,具備開通運營條件。2013年南廣鐵路項目梧州段完成投資3.7億元,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的100%。截至2013年11月,南廣鐵路梧州段累計完成投資67億元,占工程總投資100%。

    12月24日,記者于梧州南站施工現場看到,站前廣場主干道已基本完成硬化,施工隊伍正在加緊對花槽和防滑膜的施工。站內施工基本完成,售票處、候客大廳已具備接待條件。

    工程保安李大叔2012年12月跟隨施工隊伍來到梧州南站工地,他形容當時的梧州南站還是荒廢山頭,自己也沒想到一年后會變成現在的容貌。“最近200多工人都在加班加點趕進度,爭取早日開通動車。作為蒼梧人,能看到動車開到家里,而且我還為這件事出了一份力,我現在的苦累都是值得的”。

    南廣鐵路由鐵道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共同出資建設,并組建南廣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項目建設,鐵路由廣西黎塘西站引出,按雙線電氣化標準建設,經貴港、梧州、云浮、肇慶,終點到新廣州站,線路全長577公里。南廣鐵路為雙線電氣化國家Ⅰ級鐵路,設計時速250公里,遠景運輸能力為每年2000萬噸,日開行客車110對,預留250公里的設計時速,滿足開行雙層集裝箱列車運輸的要求。

    南廣鐵路建成后,南寧至廣州間的運輸距離比現在縮短約250公里,南寧至廣州可在3小時內到達,運營時間節省大約11個小時。將與南昆等鐵路共同構成廣西、云南與珠三角地區的經濟橋梁和交通紐帶。

    梧州西江三橋連接梧州市區、長洲島和龍圩區,為分流市區車輛,緩解市區交通壓力起到關鍵作用。2013年是西江三橋復工后的第四個年頭,如今進展到底如何呢?

    據梧州城市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西江三橋A標段完成主墩柱基礎,引橋樁基礎及下部構造施工;已完成跨線橋樁基礎及下部構造施工、E1、E6橋臺;完成跨線橋30M預制空心梁130片。B標段在已架通的汊河橋梁上,完成了欄桿及原設計的水穩層等的橋面鋪裝層,后橋面鋪裝層已完成。C標段完成路基挖土方52796立方,清楚淤泥35759立方,路基填筑借利用土方138174立方,高填道路地基處理30cm,粗砂墊層15424立方,拋石擠淤8524立方。同時主河道航道整治工作已完成。2013年總計完成投資1.23億元。

    據悉,2014年西江三橋施工隊伍將繼續進行主橋及引橋的工程,力爭2015年年底通車。

    經常路過西堤二路的市民會發現,近段時間西江四橋的施工進度進展迅速,兩岸的棧橋已成型過半。一天一步的施工進度讓市民看到了西江四橋早日通車的希望。

    據中鐵上海工程局梧州西江四橋工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3年12月22日,西江四橋投資建設已完成建安產值3607.3萬元。其中已完成攪拌站建設并投入使用,完成南岸棧橋搭設,共375米,北岸棧橋搭設完成69米;鋼圍堰已全部完成加工,目前正進行鋼吊箱底模加工及各作業平臺的鉆孔樁施工。

    據了解,2014年對于西江四橋施工隊伍來時是關鍵的一年,他們要搶在枯水期完成主墩承臺、墩身、拱座、混凝土拱肋施工及南岸引橋水中承臺、墩身的施工。由于梧州枯水期僅僅為1至4月,錯過枯水期就意味著工期要延遲一年,所以西江四橋工程部明年的工作可以說是分秒必爭。完成枯水期作業后,洪水期間施工隊伍就可以把工作重點轉移至南、北岸陸地上引橋現澆梁施工。預計2014年完成生產產值1.37億元。

    梧州西江四橋位于梧州市長洲島東匯流口下游約1公里處,西江四橋建成后將使城市的中心區域河西區能方便快捷地與高旺區、蒼梧區、塘源片區連接,為城西區的發展提供便捷,有效減輕云龍大橋、西江大橋的交通壓力,對于改善南北兩岸交通不便現狀,完善城市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于西江四橋工作人員的交談中,記者不斷地聽到“爭創‘魯班獎’”這個字眼,可見政府以及建設者都對西江四橋抱以極大的期望,它不僅是一個交通樞紐,而且還是一件藝術作品,有望成為水都梧州一座新的標志性橋梁。

    城市的高速發展固然令人歡喜,百姓的安樂更牽動人心。2013年,有一種快樂,叫做“安居”。

    2013年,對于住房困難的特殊群體來說,最大的樂事莫過于廉租房建設的進一步加快。這一年,隨著梧州市廉租房六期工程的開工建設,我市的廉租房建設走上了快車道。廉租房建設越來越人性化,基礎配套設施也越來越完善。這一年,紅嶺平浪花園廉租房正式開始投入使用。

    “比我想象中好太多了,采光好,屋內的配套設施齊全,安裝有天然氣管道,小區還有物業安保呢。”今年7月份搬進紅嶺平浪花園廉租房小區的市民蘇桂南說,自2009年申請廉租房后,他一直關注著我市廉租房小區的建設,他去過富民、棗沖等廉租房小區“探訪”,覺得安保工作還是平浪花園做得比較好,“小區門口不僅有安保崗亭,每棟樓房也有程控大門。”

    此前六七年,蘇桂南一家四口住在怡景市場旁的一個出租屋,僅28平方米的居所讓一家人的生活局促不便。而最讓蘇桂南頭疼的是,屋子沒有任何防盜設施,容易引來小偷光顧。“雖然沒有東西可偷,但時不時有人來摸索一番,也讓人驚慌。”隨著兩個女兒逐漸長大,蘇桂南更覺得生活窘態頻現。蘇桂南也想過搬,但不斷上漲的租金讓他寸步難移。

    “以前的出租屋每月要250元,如今廉租房的租金加物業,每月只需120多元。”蘇桂南說,自從搬進了廉租房,除了租金壓力陡減,其他生活成本也低了許多,他和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用煤氣,每月要花100多元,如今用天然氣,每日只需2元左右,一個月下來也只是60多元。

    據悉,與富民、棗沖、旺甫等廉租房小區相比,平浪花園小區不僅完善了物業、綠化、配電等基礎設施,還新增了地下停車庫、管道天熱氣和太陽能發熱的節能措施等惠民設施。

    據有關資料,2013年我市在建廉租房共有6420套(含四期480套、五期3672套、六期1512套、七期756套),其中平浪花園1號樓的480套處于驗收階段,預計明年可投入使用。據悉,2013年新建成的480套廉租房全部屬于高層建筑——總層數為21層的電梯房,整體規劃與商品房類似,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屆時該類型的廉租房租金會根據實際維護成本,作相應的調整。

    記者從梧州市公房管理中心了解到, 2013年截至11月30日,中心共進行了7次現場抽號,分配入住家庭409戶,房源包括2012年底建成的336套平浪廉租住房和今年退出閑置的廉租房。

    與此同時,記者還獲悉,今年廉租房申請審批方面進行了提速,原來“三審兩公示”需75日,現縮短為55日,再次提高了申請和審批的效率。

    2013年,對于城里一眾吃貨來說,最大的樂事莫過于梧州老字號特色小吃街的建成開街。小吃街從原洞天商場到四坊井牌坊,二十多家店鋪進場經營梧州傳統特色小吃。從龜苓膏、田螺到酸嘢、紙包雞,每一種美食都能吸引了八方來客,原本冷清的五坊路街區煥然一新,人氣也節節上升。

    近年來,隨著城市中心西移,作為騎樓城中心路段的五坊路一度備受冷落,有關部門還曾在騎樓城墻上貼出“為了騎樓城形象,請開門經營”的溫馨提示。小吃街的建成打破了這種尷尬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到特色小吃街游玩品嘗美食的游客達3萬多人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廣東、湖南周邊省市的外地游客。

    12月21日,時值周末,記者來到特色小吃街,雖已過午市,但前來覓食的市民仍絡繹不絕,位于街頭的素菜館小吃、主食已所剩無幾,不少來點餐的市民紛紛惋嘆“來遲了”。經營者莫女士告訴記者,特色小吃街靠近恒業國泰、文華中心等河東大商場,是市民購物后用餐休憩最方便的選擇,每到飯市,他們都忙不過來。莫女士還說,現在特色小吃街還是偏短了,梧州的美食還有很多,都能進來就更旺了。市民陳女士則表示,特色小吃街讓沉寂多時的五坊路恢復了人氣,但要想達到理想中的熱鬧程度,還需要多點宣傳推廣。

    特色小吃街的開業,讓許多吃貨為之一振,盧小姐在開街第一天就和朋友來捧場了,此后每逢經過,都要進街找幾家店光顧,“自從小吃街開業以后,吃小吃再也不用到處轉了,一條街就可以吃到大部分的梧州美食,方便又解饞”。盧小姐說。

    其實,小吃街不僅是吃貨的福音,也是騎樓城商業圈、乃至梧州商埠復興的一個關鍵項目。從事城鄉規劃的潘小姐就表示,梧州以前從來沒有一條像樣的美食街,無論對內對外,都顯得與梧州的城市形象不相符。如今特色小吃街的形成,不僅讓本地市民多了一個消遣的地方,也給外地游客多了一個感受梧州特色的窗口,對于提升城市形象也是有極大的好處。

    據了解,今年梧州市計劃建設特色街區項目13個,截至11月底,梧州老字號特色小吃街、富民賞石花卉街、梧州新界旅游步行街已經開街;老碼頭美食廣場小吃攤檔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正在進行招商;紅嶺中心商務區項目正在進行主體建設。其余的特色街區項目包括,老碼頭美食廣場、旺城廣場周邊特色街區、花木古玩文化街、玫瑰湖風情園及新加坡印象、蒼梧縣六堡茶產業園、岑溪市義洲大道商業特色街區、梧州陶瓷產業園藤縣中和集中區商業特色街區一期及蒙山縣永安古城特色街區也在按計劃推進建設進度。

    特色街區項目的規劃和建設,讓百姓樂在口中,樂在游中,樂在心中。

    2013年,有喜樂,也有哀愁,喜樂值得回味,哀愁更須銘記。

    今年6月13日下午,位于長洲島的竹灣市場發生火災,市公安消防支隊先后調動特勤、長洲、河西、河東、蒼梧5個中隊,19輛消防車106名消防官兵趕赴現場撲救,據事后統計,過火面積約5200平方米,受災經營戶118戶,幸無造成人員傷亡。而火災的原因,事后查明系市場內2-28號攤位自行搭建的木閣樓電器故障打火,引燃周圍可燃物并蔓延成災。

    此次火災過火面積之大,在梧州近20年來還是第一次,雖無人傷亡,但作為桂東南地區乃至粵西地區舉足輕重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這場大火帶來的損傷和傷痛是沉重的。受災經營戶不僅要承受在火災中的損失,還喪失了原市場的地理優勢,買賣雙方都要重新適應新市場。火災后,竹灣農產品批發市場被停業整頓,市場內360戶商戶先后遷至同舟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經營,直至11月12日,位于長洲島機場路的竹灣同舟農產品綜合市場開業,原竹灣市場的大部分商戶得以進駐該市場。

    新市場的培育尚可從長計議,但安全保障必須未雨綢繆。同舟市場經營面積比原竹灣市場增加了一倍,管理應更嚴謹。據悉,吸取原竹灣市場火災事故的教訓,梧州市市場建設管理中心進一步完善同舟市場的防火措施,要求場內各商鋪配備滅火器,電線統一套管,禁止商戶使用明火或在鋪位內亂搭蓋。

    “電線真的不能再亂接了”、“不能用明火煮食真不方便,但為了安全沒辦法啦”…… 近日,記者在竹灣同舟農產品綜合市場(以下簡稱同舟市場)走訪時,不少經營戶表示經過“6.13”火災,認識到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對整治安全隱患的工作會大力支持。

    記者在現場看到,同舟市場內分為倉庫式和棚架式兩種商鋪,經營鋪位寬敞明亮、舒適透氣,并設置專門的停車區域。各鋪位配備獨立水電表,拉接到商鋪內的電線全部套管保護,兩排店鋪之間預留了10多米寬的消防通道,每個通道內都配置有消防栓、滅火筒等消防設施。同時,市場管理中心規定,市場內一律不允許住人及不允許搭建閣樓。

    “少了閣樓,不能在店鋪值夜,我有點擔心貨物的安全”。水果行的阿泰如是說。對此,市場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將會通過安裝攝像頭、強化巡查制度等來確保經營戶財物安全,給買賣雙方營造一個良好的經營購物經營環境。

    有市民擔心,新市場初時總是規范安全的,日后是否能夠持續執行。“確實存在部分經營戶的消防安全意識比較薄弱,或容易松懈,我們將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安全事故個案的宣傳以及消防演練,提高、加強經營戶的防火減災和自救意識。”市場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市場中心已經與經營戶簽訂安全責任書,要求自覺遵守消防法有關規定,不亂拉電線亂搭蓋。對于違規的經營戶會進行教育警告,屢教不改者將收回其經營鋪位。

    據記者了解,在竹灣市場火災前,同舟市場已經在規劃建設,并準備竣工,有關部門早有計劃在適當時機平穩過渡,用新市場接替竹灣市場。但一場大火,讓搬遷“踉蹌”提早。如何成為桂東南最大型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固然重要,但如何確保市場安全,促使市場繁榮久安,才是管理方和經營者首先考慮的事情。竹灣“6.13”火災不僅僅是同舟市場的警鐘,也是全市大型貿易市場的教訓。

    11月1日16時許,岑溪市三堡鎮車河村的一爆竹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12人死亡,16受傷。這一起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在全國、全區范圍內引起了高度重視與廣泛關注。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做出指示,國務院掛牌督辦此事故。據初步調查,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產過程中違規操作,事發當日,該廠在生產過程中,一臺自動插引線機發生故障,廠內電工在維修過程中違規操作引起自燃,造成多個引線車間連環爆炸。

    日前,梧州市、岑溪市兩級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部門決定對岑溪市三堡鎮爆竹廠“11·1”爆炸事故中,涉嫌瀆職犯罪的四名三堡鎮有關人員進行立案偵查。事故具體原因調查還在進行中。 

    逝者已矣,傷痛猶在。但煙花爆竹行業的安全生產問題,更需要痛定思痛狠抓整改。這一起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暴露了我市煙花爆竹行業安全生產的一些不規范、不嚴謹的地方。一方面,企業在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存在不到位,有分包轉包的現象;另一方面,屬地政府監督不到位,對安全生產大檢查有“走形式、走過場”的現象。

    據梧州市安監局局長邵兵介紹,事發的煙花爆竹廠由集體企業轉制而成,隨著參入的股東越來越多,最后發展到11個股東,“他們每次來開安全會議,都由不同的股東出席,回去也不跟員工說,各間廠房之間也是各管各的,這就形成了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明確、不落實。”邵兵說。此外,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培訓方面也存在缺失。據邵兵介紹,在農村,由于成年勞動力外出,許多從業人員均是農村留守的老弱病殘人員,“在這次的遇難者中,年齡最高的是78歲的老太太。按照規定,從業者的年齡是有嚴格限制的。”邵兵說。

    事故發生后,全市乃至全區掀起了一輪安全生產大排查行動,全市煙花爆竹行業全面停業整頓。據邵兵介紹,整頓過程中,嚴格按照自治區下發的指導意見,要求企業復產要經過2級審核,首先是企業自身檢查,聘請2-3名專家到現場,按照最新頒布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中所要求的內容進行對照檢查,通過驗收后,報當地的安監部門。由安監部門再組織2-3名自治區級的專家到現場核查,驗收合格后,才能恢復生產。通過一系列的嚴格檢查,提高煙花爆竹生產行業的準入門檻,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進行淘汰,以達到產業轉型升級的目的。這也是經過這起事故后,市政府對我市煙花爆竹行業發展的規劃。目前,岑溪市政府、工信部門正在研究相關政策,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并爭取以技改項目給予大力支持。

    據了解,我市的煙花炮竹廠絕大部分集中在岑溪市,全市登記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共有20間,包括岑溪17間,蒼梧2間,藤縣1間,其中蒼梧的2間企業于2013春節前到期,但由于安全生產條件不合格,沒有通過復產審批,一直沒有恢復生產。

    2013年,是市民明顯感覺到物價飆升的一年。

    2013年初以來,普通牛肉售價從56元/公斤逐漸漲至70元/公斤,此后維持在70元/公斤高位,高企的價格使牛肉變成名符其實的“牛魔王”。青菜、瓜類價格居高不下,油菜最高峰漲至8元/公斤,西紅柿最高峰達到9元每公斤,逼近雞蛋的價格,網友笑稱“西紅柿炒雞蛋”要變成“雞蛋炒西紅柿”。早餐一兩肉河粉,全市到處已找不到賣5元錢以下的,作為市內有名的X記粉店,一直帶頭刷新我市粉價,一兩肉河粉早已升到7元,如果再加一份腐竹或青菜,一頓早餐下來都超過10元。夢之島、南城百貨,一雙過得去的長筒皮靴,價格不下四位數,而較中端的恒泰商場,衣服的質量、款式、做工雖不及牌子貨,但依然價格不菲,普通一件冬外套要價四五百已經變成理所當然的事。就連最不起眼的食用鹽,也已經不知不覺漲到了2.5元一包。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每樣都是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必須消耗品,面對樣樣高漲的物價,小市民們大呼吃不消。全職家庭主婦李阿姨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她5口小康之家,兩老是企業退休人員,兒子兒媳在單位工作,還有一個3歲的孫子,全家人的退休金、工資月收入約11000元,全家每月最大的開銷是供房供車養車停車,大約花費4500元,第二大花銷是每天的買菜錢,包括米、油,平均下來每月要花費2000元,此外,物業水電煤約400元,日常生活用品約300元;而孫子這一塊,也是一大開銷,每月幼兒學費、伙食費約650元,買奶粉、零食、玩具、衣服等約花費400元,基本必須開銷就花去了八千多元,偶爾外出聚餐、買衣服、護膚品、老人保健品,一個月下來,基本上沒有多少剩余。

    其實,嚴格來說,物價年年都在漲。根據國家統計局梧州調查隊統計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2.9%,漲幅高于全國0.3個百分點。而2013年度的CPI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但前11個月的CPI顯示:11月梧州市CPI同比上漲3.1%,與全國水平高0.1個百分點;10月梧州市CPI同比上漲3.3%,與全國水平同比高0.1個百分點;9月梧州市CPI同比上漲3.6%,與全國水平同比高0.5個百分點……物價水平處處“漲”聲一片,市民發愁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唯有寄希望于來年物價漲幅可以小一點再小一點。

    2013年,困擾了梧州市民許久的老大難問題“寶石噪音”問題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市政府統一劃定了三個寶石集中加工區并開工建設,選址包括萬秀區蓮花山(原電筒廠)、長洲區石仁沖,以及萬秀區錢鑒路原五一塑料廠;4月22日,市政府印發《梧州市居民區加工作坊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環保、供電、工商、市政、安監、公安等十多個部門聯動,對寶石加工重點地段實施搬遷計劃;隨后,市政府辦網絡發言人在網絡問政中也作出明確的回復稱:“目前寶石集中加工區正在推進中,市環保局已在近期組織相關部門做好推進工作,并按《我市居民區加工作坊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重點地段實施搬遷計劃”、“預計在2014年可進行第一期500戶寶石加工戶的搬遷工作”……

    這是一份兼顧當務之急與長遠計劃的工作方案,取得這樣突破性的進展,廣大受擾居民開始期待寶石噪音的“漸行漸遠”。然而,在這一年,市民對于寶石噪音擾民的投訴卻沒有明顯的減少。今年下半年,在零距離問政平臺中,仍然收到77條關于寶石噪音的投訴,寶石噪音問題依然是困擾居民以及政府部門的一大愁事。

    首先,寶石集中加工區還未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寶石噪音問題繼續存在的根本原因。在集中加工區還沒有完全建成使用之前,根據《梧州市居民區加工作坊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禁止在每天12時至14:30時、22時至次日6時從事有環境噪聲產生的加工作業。如有相關投訴,市環保將通報供電部門,由供電部門作停止供電處理”,按照此方案執行,是可以暫緩寶石噪音問題的。但是,據網友反映,“由供電部門作停止供電處理”這一項,根本沒有落實。

    12月3日,網友“Znli”在“零距離問政”環保局版塊中投訴龍骨路一間寶石加工作坊逾時加工,獲得環保局到現場處理,隨后,網友“Znli”反饋消息稱:“環保局有點用,確實來檢查了,不過人家就休息了1個小時,接著一如既往的開足馬力生產!希望你們(環保局)還有下文,監督落實到位,解決一個少一個;如果你們也期待勸導一下有用,那你們的工作就只是在應付廣大群眾而已了!”這一回復,道出了目前寶石噪音整治存在的問題:不聯動、不監督到底。整治方案出臺以后,對于寶石噪音投訴的處理,環保部門一貫的措施是:現場教育、責令整改、勸導搬遷,這與同樣老大難的“違章建筑”、“亂擺亂賣”一樣,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在今年12月的窗口部門服務績效群眾“大評議”現場直播中,在答復評議代表提出的關于寶石噪音的問題時,環保部門領導甚至公開了自己的私人手機號碼接受居民投訴,“但是這又有什么用,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有網友說。

    總觀整個整治行動,只見環保局在不斷地重復著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其它有些部門還沒有真正聯動起來。網友在本網評論區中留言:“上述15條(各個部門在聯合整治行動中的具體職責)只要認真執行一條就解決寶石噪音了。”雖然這個說法有點夸張,但也不無道理。

    寶石噪音的整治,并不是說建了集中加工區就能完成的,這當中涉及各部門各環節的方方面面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軟硬兼施,除了教育、勸導,還需要落實處理措施。如果繼續放任居民區加工作坊的超時作業,就顯現不出搬遷到集中加工區的優勢與必要,勸導搬遷的一切說辭都顯得那么的不具說服力,到頭來,只會使整個整治行動回歸零點。出臺方案、建設集中加工區,表明了政府對整治寶石噪音問題的決心,接下來,市民更希望看到的“下文”,是各部門各司其職,真正落實居民區寶石加工作坊的搬遷工作。

 
 
 
    策劃/編輯:莫麗娜 采寫:記者 黃祎婧、覃燕霞、李永誠,通訊員 覃靖,攝影:黃祎婧、覃燕霞、李永誠、零距離網友“莞爾”、零距離網友“志高”、何鎏、蒙紹松、謝韻、楊苑君、黃振國、莫卓昕    時間:2014年1月03日
    版權聲明:梧州零距離網原創策劃,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 零距離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