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壯是最早加入到“博愛基金”愛心接力的市民,一直鉆研雕刻、浮雕、刻字等手藝的他,在業界小有名氣。2010年張敬壯的大女兒因患白血病離世,次年他建立了博愛藝術工作室,承接文物維修、園林景觀、雕塑制作等方面業務,并承諾把收益的10%捐給“博愛基金”。他希望利用自己的手藝養家糊口的同時,也為其他白血病患兒獻一份愛心,作為對女兒的紀念。“雖然我的孩子不在了,但我希望把當初大家給我的愛心傳遞下去。”張敬壯對記者說,女兒得病以后,學校、市紅十字會都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但由于孩子病情惡化得太快,最終無力回天。這事給張敬壯夫婦的打擊非常大,但夫婦兩人還是走出來了,想到其他白血病患兒如果不及時救治,其家人也會經歷同樣的痛苦,甚至比自己更慘。于是,張敬壯決定加入到愛心接力的隊伍去,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延續救助力量。
由于缺乏行業氛圍,這幾年來,工作室的業務量并不如人意,盡管如此,張敬壯還是先后三次捐款給“博愛基金”。
岑溪市青年企業家吳永賢在我市經營著桂江和李家莊兩家加油站,在事業已上軌道的吳永賢看來,懷感恩之心,取之社會,回報社會,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使命。2013年4月,吳永賢以個人名義捐出2萬元啟動資金,與市紅十字會共同建立起愛心加油項目。該項目通過發行愛心油卡,在給予持卡加油客戶優惠的同時,從每升油中提取0.2元利潤注入“博愛基金”,為“博愛基金”輸血。
個人的捐贈、企業的加入讓白血病基金的重燃又燃起了星星之火,但它還需要更多的力量去維持。在今年2月召開的梧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岑溪代表團的市人大代表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建立我市白血病免費救治平臺》的議案,就救治白血病患者提出了三點建議,包括建立梧州市造血干細胞捐獻血庫,籌備免費救治白血病基金,以及動員全民關心、參與救治白血病患者。
議案領銜人黃棪栩認為,隨著近年來白血病發病率增加,給群眾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挽救一個白血病患者,就是挽救一個家庭。” 黃棪栩說,如今白血病患者主要面臨兩大難題,一個是醫療費用巨大,另一個是難以在短時間內覓到合適的配型骨髓。因此,黃棪栩與另外12名代表建議,建立梧州市造血干細胞捐獻血庫,這樣有利于白血病患者盡快找到合適的配型骨髓;而免費救治白血病基金這個提議,黃棪栩表示是參考了江西省的做法。據了解,早在2010年,江西省就開始對兒童白血病進行免費救治,對持有該省常住戶口,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原粒細胞部分分化型白血病3個病種的0~14周歲兒童開展免費救治試點工作。
對于開展免費救治白血病的資金,黃棪栩等代表認為可以通過財政撥款、提高醫療報銷比例等方式來實現。“在所有的工作面前,我認為應該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 黃棪栩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夠繼續帶頭,參與到白血病救治工作中,提高對救助費用在財政支出的中比例。
熱心市民的支持,團體的建議,讓“博愛基金”有了繼續前行的動力,市紅十字會根據基金運行多年的經驗和情況,也希望能夠把這個項目繼續完善做下去。
黃超亮對記者說,市紅十字會希望“博愛基金”能夠真正實現“博愛”,救治的對象不僅限于白血病,還可以救助地中海貧血、先天性心臟病等近年來頻發的病種;另外,為了提高救助效率和質量,市紅十字會一直在尋找救治白血病患技術好、成功率高的醫院,與其達成長期合作的友好關系。同時,他也希望本地醫院能加強該類病的科研能力,這樣可以大大地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和就醫期間的生活負擔。
他說,為了讓“博愛基金”這雙救助之手能繼續支撐下去,紅十字會已經在策劃、組織多項宣傳活動,力求在多個層面呼吁市民、機關單位、企業接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