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那些繁華而熟悉的聲音漸漸褪去。
傍晚時分的百花沖,籠罩在金燦燦的陽光下,有著少有的平靜。曾經人來人往的沖道街巷,鮮見年輕男女,本應四處游蕩的小狗也了無蹤影,在家門口淘米洗菜的老奶奶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幾個老爺爺圍坐在自家門前的石階上,納涼聊天,話語不多,卻這樣安靜地互相陪伴著。曾經門口圍滿了孩子的那家小小糖煙店,如今門可羅雀,從店鋪里屋的深處傳出了空幽婉轉的粵曲。
有許多事情,不再曾經,時間是殘酷的。
曾經十分洋氣的三四層小樓房,也經受不住歲月的侵蝕,地基開始下沉,墻體開始開裂,有的石灰墻甚至一點點地剝落下來,安全隱患越來越多,這些年來,山體滑坡房屋坍塌發生過,火災燒通房頂也發生過,山沖里的設施漸漸落后,盜竊搶劫事件也不時發生。
已退休多年的羅阿姨,就住在百花沖崗嶺路二級靠近山邊的一棟私人屋里,這座曾經十分洋氣的三層小樓房,如今也經受不住歲月的侵蝕,“房屋周邊的地基開始有下沉的跡象,房屋的邊緣位置也出現了輕微的開裂。”每每說起自己的房子,羅阿姨總是憂心忡忡。而且,因為住在山沖里,進出都要沿著山間那條長 滿青苔的石階梯,隨著年歲增長羅阿姨愈發覺得自己爬不動了。
住在崗嶺路三級165號的莫大叔,獨自一人住在一間兩層的木質板房里,房子因年久失修,排雨排污都不通暢。年前附近的山坡還發生過地質災害,整夜的大雨將塌方的黃泥一路推到他家門前,莫大叔幾天沒有安心地合過眼。
百花沖里曾經那些密密匝匝的小樓房,如今大部分都只剩下老人獨守著老舊的空房,每逢起風下雨,雨水敲打著自家的樓房屋頂,水流從山上沖刷而下,“心里總是害怕的”,莫大叔說。
來到近幾年,百花沖的安全隱患不斷增多:2010年5月12日晚上暴雨,百花沖崗嶺路二級123號房屋前的山體,出現了一次比較大的坍塌事故,房屋的地基已經完全掏空,房屋前的水泥路面隨疏松的泥土滑落,沖毀了擋土墻,順勢砸落到百花西路35號房屋邊的空地,所幸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同年10月7日下午,百花路東一巷33、35號兩間民房起火,由于山沖道路狹窄,舊民居消防設施不完善,消防車很艱難才駛近起火點,一個小時后大火才被完全撲滅。人雖然沒事,但這些磚混結構的房子,樓板和屋頂基本被燒塌了。
由于山沖里的照明等設施逐漸落后,盜竊搶劫事件也時有發生。2011年7月至10月,四名犯罪嫌疑人曾多次持刀于深夜在百花隧道口附近偏僻處,對駕駛助力車的單身女子進行搶劫;2013年10月4日晚上,幾名男子手持大砍刀在隧道口實施搶劫,劫走了兩名婦女的財物……
曾經作為梧州最繁華街巷之一的百花沖,漸漸地成為了典型的城市棚戶區:建筑質量差、簡易結構房屋多、建筑密度大、使用年限久、人口居住密度大、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衛生環境條件差,存在容易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安全隱患,更是治安和消防隱患重的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