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中山紀念堂是全國最早建成的孫中山紀念堂,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而每一次維修工程都備受關注。昨日,記者走進維修現場,了解“修舊如舊”背后的故事。
????中山紀念堂建成于1930年,此后多次進行過維修,并在2003年的維修中重新裝修展廳,充實展覽內容。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紀念堂屋面進行了災后搶險維修。然而,這座磚木結構的老建筑畢竟已是83歲“高齡”,即使經過數次維修,其病害問題仍然一再出現。
????今年8月下旬,梧州中山紀念堂再一次關上了門口的鐵柵欄開始修復。
????進入施工現場,與其他工地不同,這里并沒有轟鳴的機械聲。現場作業的隊伍來自廣西文物保護研究設計中心,近20名工人都是專門從事文物的修繕工作。“我們不像在別的工地大張旗鼓那般熱鬧,現在做的都是一些比較細致的活。”現場工人告訴記者。慢工出細活,為的就是保證文物“修舊如舊”。
????紀念堂外,門前的兩棵大榕樹枝繁葉茂,樹蔭下曾經匯聚著不少歡聲笑語。豈料,由于榕樹根莖的生長延伸,導致紀念堂前平臺的地面凹凸不平,影響著建筑的外觀風貌。直接更換花崗巖地面,一度是設計方案中提到的對策。“小時候,就喜歡用腳丈量這些水泥地面的格子,一腳踏一個格子,長大后發現自己的一步就能橫跨好幾個格子?!奔o念堂負責人說?;炷恋孛嬉彩恰敖ㄖ厣?,承載著很多市民的記憶,“如果換成花崗巖地面,就感覺‘變味’了”。
????于是,紀念堂管理方和施工隊溝通后,修改了方案——把地板撬起后,斬除土下的樹木根須,再鋪設上原來的混凝土預制板。但是,施工人員撬開面板后才發現,土下并沒有布設鋼筋,而是直接在地層澆筑混凝土,這增加了面板開挖的難度??粗匦缕秸蟮牡孛?,有一些面板已經開裂,紀念堂負責人說:“這已經是最滿意的結果了?!?/p>
????紀念堂內,到處架設著腳架,工人們正干得熱火朝天?!霸瓉碇飨_上鋪設臺面的杉木板,幾近一半受到蟻蛀,承載力很低。現在翻新重鋪,用的還是原來的木料?!奔o念堂負責人指著設在禮堂北側的主席臺說,“‘修舊如舊’并不是做表面功夫,即使是市民肉眼看不到的工程材料,我們也希望可以完整保持下來?!?/p>
????要保留使用已被蟻蛀的木頭,全靠工程隊帶來的一種專業藥水。施工人員帶記者來到設在后花園的“藥水槽”介紹說:“拆卸下來的木條鋸掉蟻蛀部分,再放進專業藥水浸泡處理?!?/p>
????大到“偷梁換柱”,小到門窗的木條更換,施工隊都細致地完成每一項修復工作。不惜花時一個多月,他們將二層看臺的木斜梁全部更換,再以原來的比例安裝斜梁。一扇木窗,有時候也要耗時將近一天,先將受蟲蛀的部分挖出來或是切割下來,再補上新木料。
????紀念堂方面表示,由于施工期間不斷發現更多的受損情況,原來預計10月底就可完成的修復,如今將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
????西江都市報記者 高云 通訊員 石斯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