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梁燕如) 10月17日,位于紅嶺片區的福興農貿肉菜市場(以下簡稱“福興市場”)開業已一個月有余,但市場人流量仍像往日一樣偏少,商家普遍抱怨生意難做。是路段偏僻無人知曉,還是市場環境不盡如人意導致人氣不足?福興市場開發商廣西永青農貿市場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青公司”)表示,目前已著手開展宣傳、促銷等工作,以進一步提升該市場在市民中的知曉度。
現狀:賣菜比買菜的多
上午10時許,是不少市民集中買菜的時間,但記者在福興市場看到,前來這里買菜市民寥寥無幾。與市場剛開業相比,在場經營的商家數量有所減少。
海鮮行1號攤位負責人盤先生表示,他的朋友在市場內租有豬肉攤位,經營兩天后發現銷售情況不理想,已經暫時停業。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內仍堅持經營的商家并不多,以豬肉行為例,當日在場的商家數量只有豬肉行攤位總數的三分之一。
而堅持營業的商家,其商品銷量也不樂觀。勇記雞鴨行負責人坦言,該攤檔每天的活禽銷量僅為數只。多位豬肉經營者表示,一天下來,半頭豬也賣不完。為此,不少商家坦言,沒有人進場買菜,就算長期免租也不是個辦法。
市民不進場買菜,是否因為商品價格偏高?對此,豬肉行2號檔負責人龍先生表示否定。龍先生指出,以他攤檔的豬肉為例,半肥瘦豬肉19元/公斤,豬手腳22元/公斤,腩排34元/公斤,這樣的價格都比市價要低1~2元。
建議:設置醒目標識牌
走訪中,多位經營者認為,福興市場知曉度偏低造成市場人流量偏少。
市民王女士住在海駿達花園,離福興市場僅一條馬路之隔,但也是近幾天才知道福興市場已經開業。
因市場入口偏僻,路口沒有路標,王女士和朋友逛了一圈才找到市場,盡管如此,王女士對市場的經營環境還是給予了肯定。
像王女士一樣,不少到過福興市場的市民均認可市場整潔有序的經營環境。然而,經營環境上檔次的福興市場仍鮮有人知。
為提高市場知名度,經營者紛紛提出建議。蔬菜經營者孔女士建議,各個攤檔推出特價商品,由市場開發商印制宣傳單張向市民派發,吸引顧客進場。
豬肉經營者龍先生則表示,應在路口位置設市場招牌,并設路標,引導市民進場。市民朱女士則認為,市場名字應直接叫“菜市”,“農貿市場”感覺是做大宗批發的賣場。
開發商:已著手宣傳工作
針對市場現狀,永青公司副總經理吳克平坦言,培育市場需時較長。此外,市場周邊小區入住率不高等因素也導致市場發展暫時遇到瓶頸。為扭轉現時局面,吳克平表示,開發商已著手宣傳工作。日內,會在市場周邊重要路段、路口位置設廣告牌、路標。此外,會擇機再推出促銷活動,提升市場人氣。
吳克平同時表示,往后,開發商會完善市場的管理、服務工作,讓正常經營商家享受更多租金優惠,增強商家經營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