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龍天傳) 梧州市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以來,按照自治區相關要求,在全市范圍內積極探索農村垃圾處理技術,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做法,并且通過建成一批垃圾焚燒池、焚燒爐,進一步推動了該項活動的開展。
????在龍圩區廣平鎮,隨處可見一種外形像啤酒瓶的焚燒爐,這種焚燒爐占地面積約4平方米,造價為7500元,日處理垃圾量約兩噸。記者了解到,焚燒爐分為四層,第一層為灰堂,第二層為生火堂,第三、四層為進垃圾堂。據介紹,在垃圾滿池的情況下,焚燒時間在15分鐘左右。方便實用、價廉物美的焚燒爐,得到了不少村民的認可。
????而在蒙山縣,當地政府部門則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多種模式科學有效地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包括:戶分類村收鎮運縣處理、農村沼氣池厭氧發酵、簡易堆肥垃圾處理、垃圾焚燒處理等四種方式。
????在當地,處于垃圾處理場周邊約20公里范圍內的村莊,主要采取垃圾轉移處理的模式,由村民將生活垃圾分類后,把可回收的垃圾賣給垃圾回收站,不可回收的由清運人員統一運輸到縣垃圾中轉站、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
????而在比較偏遠的夏宜鄉高雷村等地,村民同樣將自家收集的生活垃圾,按可利用垃圾和不可利用垃圾分類處理,將一些爛菜葉、果皮、剩飯剩菜等放進發酵池里進行厭氧處理,進一步降解,并產生沼氣,供日常生活所用,或者將一些可用于堆肥的垃圾運到田間地頭的堆肥場堆肥,供種植所用,其余的則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