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執法人員介紹,正規的化妝品護膚品應像此產品一樣,有明確的生產廠家、生產地、衛妝準字及生產許可證號、執行標準號等,可在國家藥監網站上查詢到系列標注。
??? 從QQ到微博、微信,生活在網絡時代得人們不斷更新網絡社交工具。如今在微信平臺上,不少人已經瞄準“熟人經濟”的商機。代購化妝品、代購服裝等營銷模式應運而生,不少人利用微信朋友圈做起了小范圍的生意。然而,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些依托“友情”所生存的商品銷售方式,存在風險大及監管難等隱患。
?????生意圈綁架了友情
????記者了解到,如今在微信上開店的人被稱為“微商”。這比在淘寶網等已經成熟的網絡購物平臺上開店更簡單。然而,在微信開店沒有實名認證、信用擔保和第三方交易平臺。隨著賣家數量增多,微信交易的風險逐漸顯露。
????“給朋友的生意捧場,居然還買到假貨,礙于情面沒法深究,真是郁悶!”梧州某市民向記者講述了一次不愉快的購物經歷。今年9月20日,她向一名微信朋友購買了某品牌卸妝水,拿到產品后才發現質量有問題。她向這位朋友咨詢,朋友坦言該批次的卸妝水是貼牌貨,原因是“進貨時拿錯了”,雖然可以退貨,但是對方依然要求她在朋友圈中截圖表揚“好評”,以支持其生意。
????市民黃女士的微信朋友圈,最近也被其一名高中校友發布的國產品牌護膚品“刷屏”了。仔細比對圖片、價格,并咨詢行家后,黃女士才發現,這些所謂貴價的“高科技產品”,其實根本就不在市面銷售,甚至還沒有到國家藥監總局備案。
????不少市民對此也表示煩惱,微信朋友圈里賣高仿包、劣質化妝品的人非常多。“一開始只是零星幾個朋友代購護膚品、包包,現在朋友圈被這些賣面膜的、賣手工皂的,還有賣各種護膚品的“攻陷”了,想看點其他朋友的新鮮事,一刷屏全是廣告。”
????由于微信朋友圈里的微商大多都沒有經過工商登記,其銷售方式主要是通過向朋友推薦,再通過上傳圖片展示貨品專柜、用戶對比、快遞單等,用以證明自己的產品貨真價實,吸引圈里的朋友購買。在客源方面,多數微商的銷量都是靠朋友光顧,再由朋友介紹給其他朋友,以此來拓展銷路。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目前在微信開店不需要實名認證,也沒有平臺監控,處于交易監管空白區。買賣雙方的交易僅建立在個人信譽基礎上的。一旦賣方貨品有問題,或者買方爽約,都存在消費維權無源追溯的問題,雙方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性。而且,由于類似化妝品護膚品多是異地銷售發貨,要求消費者先打款給賣家,即使物品到手后發現存在不妥,礙于朋友情面,大部分消費者也只能自認倒霉。
?????通過微信交易需謹慎
????記者在騰訊微信官方網頁上看到,其網站明確聲明,不鼓勵個人在朋友圈中售賣商品的行為,如果用戶發現微信上有任何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朋友圈的舉報和投訴功能進行反映,騰訊將對此作出處理。
????記者咨詢了梧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科。該科室負責人梁創興表示,國家對化妝品的生產和銷售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微信買賣這種個人私下的交易行為,很難得到法律保護。“利用微信銷售護膚品,門檻低、違約成本低,一旦經營者以次充好,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或是所售產品名不副實,消費者往往面臨維權難,甚至無法維權的窘境。”梁創興說。
????據監管人員介紹,截至目前,他們已經接到有消費者投訴,因使用美容院的化妝品,造成臉部發紅、過敏等跡象。執法人員查證后獲悉,該美容院購買的美容產品,正是從微信平臺中購買的三無產品(無生產廠家,無衛生許可證號,無衛妝準字號),有些甚至連最基本的限用日期也沒有明確標注。
????對此,食品藥品監管人員建議,消費者在微信上購買化妝品時,應明確查明所購物品有無生產批準文號、衛生許可證等信息,必要時可在國家藥監總局平臺查詢,網上購物應盡量選擇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官方網站。
????(本報記者 陳素雅 文/攝)
???????■ 相關鏈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化妝品數據查詢網址為:http://www.sfda.gov.cn/WS01/CL0001/。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正規生產廠家的美容護膚產品應在此網站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