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心讀者現場接受問卷調查。
?
青年志愿者為社區群眾免費理發。

梧州日報社發行部的工作人員現場為讀者辦理訂報業務。

東興派出所民警向居民宣傳禁毒普法知識。

記者現場接受讀者報料,傾聽讀者對辦報的意見。 11月29日,由梧州日報社發行部和《西江都市報》編輯部聯合主辦的2014年梧州日報社“讀者面對面”第二期活動在藍天港灣小區內舉行。當天,《西江都市報》編記人員走進居民生活小區,與讀者面對面溝通,傾聽讀者的聲音。 記者 何鎏/攝

?
昨日,陽光明媚,由梧州日報社發行部和《西江都市報》編輯部聯合主辦的2014年梧州日報社“讀者面對面”第二期活動在藍天港灣小區內舉行。當天,西江都市報編記人員走進居民生活小區,與讀者面對面溝通,傾聽讀者的聲音。
當天的活動除現場接受市民訂報和報料外,梧州市萬秀公安分局、藍天港灣居委會、紅會醫院角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梧州市二職中家電維修為民服務隊、梧州容藝美發學校等單位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還現場為市民提供便民服務。
新聞報道豐富可讀
上午9時,活動正式拉開帷幕,許多市民看到《西江都市報》“讀者面對面”活動的宣傳橫幅后,紛紛參與到活動中來,有的填寫調查問卷,有的現場訂報。本報編記人員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熱心讀者。
“《西江都市報》報道內容接近老百姓,很有特色,不僅讓我們了解到梧州發生的大小事,還豐富了廣大讀者的精神食糧。”
“每天閱讀《西江都市報》已經成為習慣,會將每個版面的新聞仔仔細細讀一遍。”
……
在與本報編記人員溝通中,許多《西江都市報》的忠實讀者都給本報的新聞報道給予了充分肯定。“改版后的《西江都市報》更好看了。”居住在藍天港灣小區的梁女士告訴記者,今年,《西江都市報》進行了改版,細分要聞、社會、民生、社區、報料等板塊,貼近大眾,可讀性增強,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同時,她希望報紙可以增加一些對周邊地區的報道,讓市民通過閱讀報紙了解梧州各縣市區的情況。
在當天活動現場,藍天社區黨員義工莫可為現場為居民寫書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原來,莫可為也是一名《西江都市報》鐵桿粉絲。
“從《西江都市報》創刊開始,我就開始訂閱,看著它越變越好。”莫可為表示,每天,他都會細細品讀《西江都市報》,對于《西江都市報》版面內容,他也爛熟于心。“《西江都市報》講述了梧州的故事,社會、民生內容多,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此外,莫可為還針對本報的報道提出了自己意見。作為一名文藝愛好者,他希望《西江都市報》可以刊登一些文藝性作品,同時,增加一些停水停電通知等便民信息。
除了現場接受市民讀者報料外,本報編輯部還向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發放調查問卷。填寫調查問卷并交給現場發行人員的市民,都獲得了由梧州天譽茶葉公司提供的精美禮品一份。
便民服務形式多樣
活動當天,除現場接受市民訂報和報料外,由梧州市萬秀公安分局、藍天港灣居委會、紅會醫院角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梧州市二職中家電維修為民服務隊、梧州容藝美發學校等單位部門提供的各類便民服務,也讓現場讀者、居民倍感貼心。
“老人家,您慢點,我扶您坐下。”看到腿腳不便的老人鐘金虎時,紅會醫院角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趕緊扶他坐下,并幫老人進行檢查。“您的膝蓋已經腫了,目前我們只能給您做一些簡單療理,希望您盡快到醫院骨科進行詳細的檢查,然后展開相關治療。”
在梧州市二職中家電維修服務點內,有許多居民也拿著家中損壞的燒水壺、電磁爐、電飯煲、風扇等前來維修。同時,梧州容藝美發學校青年志愿者現場免費為老人、小孩理發。
據統計,活動當天近百名市民接受了義診、小家電維修、免費理發等便民服務。貼近生活所需的便民服務,得到了市民的肯定和歡迎。
記者 萬立平/文 何鎏/攝
讀者報料
寵物糞便不清理 小區環境受影響
市民陳阿姨居住藍天港灣住宅小區1號樓,她所反映的是在小區遛狗的居民,不及時清理狗只排泄物的現象。陳阿姨告訴記者,很多居民在小區內遛狗時,狗只在路邊排泄后,其主人沒有對糞便及時清理,影響了小區的衛生環境。 “帶著狗只散步是個人選擇,但公共衛生則需要大家配合和維護。”陳阿姨表示,希望小區能增加一些警示牌,以提醒遛狗的居民能自覺清理排泄物。
高空亂扔雜物 底層住戶很“受傷”
蕭阿姨和老伴因為年紀較大,行動不太方便,所以購買了藍天港灣小區其中一棟居民樓的一層住宅單位。然而,高層居民經常往樓下扔雜物的情況,讓蕭阿姨家門前變成了“垃圾場”。蕭阿姨表示,高層住戶往樓下扔雜物的情況已持續了一段時間,包括了帶污物的紙巾、臟衣服、用過的飯盒筷子等等。這些隨意扔下的雜物不僅會惹來蚊子,在雨天被雨水浸泡后,更會產生臭味。為此,蕭阿姨提出,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是否能加強勸導高層住戶不要再高空扔雜物,避免對地層住戶的生活環境造成影響。
讀者建議
關注民生 加強深度
在《西江都市報》的新聞報道中,讀者陸先生比較關注都市城事與國內外時事的版面,“從中能獲得關于梧州市的新鮮快訊,也了解到國內外的一些信息。”同時,陸先生希望報紙要加大對民生熱點問題的關注,“比如堵車塞車、亂擺亂賣的問題,《西江都市報》已經多次報道,但是作為市民,我們比較關心的是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陸先生說,在這些“老大難”的問題上,希望記者能多多向有關部門反映,做好追蹤報道。
在新聞報道的深度問題上,有一些讀者認為《西江都市報》還要多挖掘梧州的好人好事。羅老伯是《西江都市報》的老讀者,他說:“事無大小,報紙應當關注社會的正能量,多報道平常老百姓的善心善事,以此來弘揚社會上的優良風氣。”讀者陳阿姨也表示,報紙要進一步加強深度報道,且要注意時效性。
關于報紙的欄目和內容,讀者袁小姐則認為可以考慮開辟一些年輕人的板塊,搜羅一些關于衣著穿戴的風格、時尚趨勢等方面的信息。同時,針對現代人的心靈狀態,開設一些關于都市情感微型故事的報道,反映現代都市人生活的精神狀態和心理訴求。
記者 鐘聞 黃穎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