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日前,一條在網絡上被瘋轉的信息讓不少孩子的家長坐立不安。該信息稱,近期一種新病毒“諾如”正在迅速蔓延,會引發幼兒發燒、腹瀉、嘔吐等癥狀。對此,記者咨詢梧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獲悉,諾如病毒并不“新鮮”,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其暴發流行的季節,搞好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感染諾如病毒的關鍵,而最重要的是謹防“病從口入”。
????“諾如”一般冬季流行
????記者咨詢梧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科科長李夢映獲悉,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胃腸炎)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諾如病毒發現至今已有十多年歷史,并不算新型病毒。
????據介紹,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諾如病毒暴發流行的高發季節,5歲以下嬰幼兒和50歲以上老年人是易感染人群。諾如病毒主要通過污染的食物、水傳播,也可經接觸病人排泄物和嘔吐物,經污染的手、物體和用具,以及嘔吐產生的氣溶膠等方式傳播,但不會通過空氣傳播。今年,諾如病毒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且疫情多發于幼兒園和小學,因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據悉,中國疾控中心近日也發出提醒,隨著春節的臨近,人群聚餐、外出就餐、旅游增加,諾如病毒感染和暴發的風險增加。專家提醒,諾如病毒在全國各地均有聚集性疫情,現在各中小學校基本進入寒假,防范疫情也到了最后關口,除注意個人衛生外,學校和機關等集體單位的規范衛生防范更不能忽視。學生放寒假后,也應少出入人多封閉的場所,避免疫情的傳播擴散。
????做好衛生即可防病
????李夢映介紹,人感染諾如病毒后多在48小時內會出現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癥狀,以嘔吐癥狀更多見,故也稱之為“冬季嘔吐病”。病程一般2天至3天,多數患者可自然康復,但重癥需馬上送醫。
????由于諾如病毒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物,搞好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的關鍵,而最重要的是謹防“病從口入”。李夢映提醒,諾如病毒最容易污染的食物是即食食品、水果、蔬菜和飲用水。所以,蔬菜水果一定要洗凈去皮,盡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盡量喝燒開的白開水而不是飲水機里的涼水。此外,有市民在吃海鮮的時候,生怕加熱時間長了會影響口感,這會給病毒可乘之機。因為濾食性貝類能夠從水中吸收諾如病毒,因此,喜歡吃貝類海產品的市民要尤為注意,燒熟煮透是預防食源性疾病的通用原則。因為諾如病毒的耐熱性并不強,充分加熱完全能殺死它。
????李夢映表示,盡管諾如病毒的傳染性較強,但是仍屬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況下無須特殊治療,即使不吃藥,一般兩三天就會好。醫務人員表示,當孩子出現嘔吐癥狀后,可少量地喝點水或米湯,別再進食牛奶、雞蛋等易引起腹脹的食物。如伴有腹瀉,要注意補水,可使用口服補液鹽。但是,如果孩子在胃腸休息后仍嘔吐,甚至連水都喝不下,還伴有劇烈腹痛、腹瀉、尿量減少、持續高熱、大便帶血、精神不好等癥狀,必須馬上送醫院,主要是補水、補液,防止因電解質紊亂而導致其他疾病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