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陳素雅) 從今年1月16日開始,梧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了春節前肉食制品整治行動,先后兩次對梧州市各大市場內的肉類和肉制品,進行了突擊抽樣檢查。檢查行動于日前結束,記者從該局獲悉,檢驗結果表明,在被抽檢的25件肉類和肉制品中,有8件不符合檢驗標準,不符合的內容全部為牛肉含水量超標。
????梧州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監管科科長李承堅介紹,在兩次突擊抽查的25個食品種類中,包括凍制豬內臟、新鮮豬肉、新鮮牛肉、水發牛百葉、新鮮鯪魚以及腐竹、辣椒粉、松花蛋等市民選購較為集中的食材。
????針對肉類,有關部門主要檢驗其含水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水發產品及其他食材是否添加蘇丹紅、甲醛等非法添加劑等。檢查報告顯示,其中被抽檢到的13家牛肉攤檔中,有8家牛肉存在含水量超標的情況;而其他品種的食材則未檢出甲醛、吊白塊等非法添加劑。
????據了解,被檢出牛肉含水量超標的8家牛肉攤檔,其中4家位于怡景市場,另外4家分別位于龍圩大園塘市場、大塘市場、大東市場對面、南中市場等地。對于上述攤檔存在肉類注水的情況,案件已經移交市食藥監局稽查科處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條規定,這些攤檔將有可能被處以2000元~50000元罰款,情節嚴重者更有可能被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執法人員介紹,肉類注水不僅在消費價格上坑了市民,而且還會因注水而造成肉類污染,給消費者帶來健康威脅。
????檢驗人員介紹,目前梧州市面上不良商販注水出售的肉類以牛肉為主。市民在選購時應該留意,用手按壓牛肉,不注水的牛肉有些微黏性,按壓后能迅速恢復原狀;而注水的牛肉則沒有黏性,按壓后恢復的速度很慢。注水的豬肉、牛肉,由于水分不是自然吸收,宰殺后仍會有一些水分從肉里滲出。這時候,消費者可以用一張餐巾紙貼到肉上,然后迅速取下來,如果餐巾紙一下就被打濕了,撕下來又很完整,這就有可能是注水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