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謝韻 通訊員 郭璨) 為進一步加強泥頭車運輸管理,梧州市建筑工地及泥頭車專項整治聯席辦(簡稱“梧州市聯席辦”)將以現有的泥頭車GPS監控系統為基礎,借助公安天網監控系統和建筑工地監控系統,建立信息工作共享平臺,重點對未辦理《梧州市城區建筑工程土方運輸申請》而擅自運輸的泥頭車,以及未按指定路線、規定時間,不按要求裝載、帶泥上路、沿途撒漏的泥頭車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據梧州市聯席辦摸底排查,目前梧州市已經注冊年審的泥頭車共132輛,異地泥頭車數量隨梧州市內土石方工程量變化而波動,約為200~300輛,主要以區內的南寧、賀州、柳州等市和廣東等地車輛為主。
但由于梧州的泥頭車運輸行業沒有統一的內部管理機構、公司或者行業協會,許多泥頭車車隊都是由私人泥頭車車主自由組合、松散拼湊起來,行業自律意識缺乏。同時,部分泥頭車以游擊方式運作,一旦泥頭車運輸單位在某工地違規運輸產生不良影響,就立即轉換站場,到其他工地攬活,在監管上有一定難度。
針對這種情況,梧州市聯席辦表示,今后除了對施工工地以及泥頭車運輸加強監督檢查外,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探索建立全市泥頭車行業規模化、集約化、專營化管理新體制。該體制計劃在梧州市內已經注冊登記、有資質的運輸企業中,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1至3家運輸企業,作為梧州市市區道路內運輸建筑渣土(含土石方)運輸企業,私人泥頭車需掛靠企業,從而形成政府管企業,企業管駕駛員、車輛的體系。同時,建立建筑垃圾運輸企業誠信考核體系,定期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延續建筑垃圾運輸企業許可有效期的依據,真正使建筑垃圾運輸企業誠信守法經營。
此外,梧州市聯席辦還將聯合各執法部門,加大路面執法力度,做到違規必罰,處罰必嚴,并且加快余泥渣土受納場規劃建設,提高運營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