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黃海志 通訊員 歐東 黃建梅
??? 今年初,蒙山縣創新試點村級公共安全體系模式,在蒙山鎮組建梧州市首支村級公共安全應急分隊,還在村里建立了一個梧州市乃至廣西村級法治文化園,并結合警務觀察點、村民手中智能手機,為農村構筑起嚴密的治安防控體系。
????安全應急分隊
????成村民“貼身保鏢”
????5月23日晚上8時30分,在蒙山鎮文平村哪啦自然村的操場上,來自蒙山縣公安局的民警教官,正在為村里30多名公共安全應急分隊隊員進行培訓,提高大家發現治安情況的能力。
????據了解,哪啦自然村有5個村民小組,人口800多人,是個開放式的村屯,而毗鄰的石柱、桐油坪、夏朝等10個自然村村民上縣城趕圩、辦事都要經過哪啦村,治安較為復雜,加上近年來該村賭博、六合彩等一些社會陋習有所抬頭,給村里的管理帶來了諸多問題。
????今年2月,蒙山縣政法委、綜治辦牽頭,在哪啦自然村率先組建了梧州市首支村級公共安全應急分隊,隊員有32名,由村里的退伍軍人、共產黨員以及年輕的村民組成。
????如今,每當夜幕降臨,哪啦自然村村道路上總會出現幾張熟悉的面孔,他們佩戴臂章、手持手電筒、身帶防身器械穿梭在村中巡邏,及時發現安全排查隱患,成了當地百姓的“保護神”,被村民稱之為“貼身保鏢”。
????在日常村居生活中,應急分隊隊員還起到了“和事老”和“警報器”的作用,村民間發生糾紛要及時予以制止、勸導、化解,發生治安、刑事案件及時報警,控制好嫌疑人并保護現場等。
????法治文化園
????成農民群眾“普法學校”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燒回到解放前。”、“在外打工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并有意識保存工作證據,防止發生糾紛時拿不出相關證據維護自身權益。”……5月24日上午,由蒙山縣政法委、綜治辦牽頭,蒙山縣公安、消防、法院、司法等部門,來到蒙山鎮文平村的法治文化園開展普法宣傳和消防知識宣傳工作,將安全防范知識送到村民們的家門口。
????占地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的法治文化園創建于今年初,文化園以法治文化為主題,包括法治文化長廊、文體中心、普法廣場、平安細胞孵化室、休閑區五個區,以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法治文化宣傳。整個公園綠化面積廣,健身設施全,集健身、休閑、普法于一體,是群眾休閑、學法的好去處。
????據悉,村級法治文化公園的建成在梧州全市乃至廣西均尚屬首家。
????今年初,蒙山縣還創新試點建立哪啦自然村微信“綜治、治安防控交流群”,廣泛發動村里的雜貨店店主、村民入群,并固定專人24小時在線維護,及時發布、轉發權威信息,接受群眾提供的線索信息。運行僅近4個月,“微巡防”模式初見成效,近三百余名村民入駐交流群,村里一有治安情況即在微信群上向駐村民警和公共安全應急分隊匯報,成了守護村屯平安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如今,在蒙山縣農村的村頭村尾,都能看到一塊“縣公安局警務觀察點”的牌子,牌子上有村警的照片、聯系電話以及治安防范口號,群眾一有需要即可通過上面的聯系電話與公安民警取得聯系。
????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蒙山縣群眾安全感有較大幅度提升,綜合得分為81.07分,排全市第2位,在全區111個縣(市、區)中排名第30位,全縣沒有發生影響大局穩定的重大群體性事件,沒有發生造成惡劣影響的重特大刑事案件,社會治安穩定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