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在青山綠水中——梧州市城市形象宣傳系列歌曲的六首詞曲通過多個媒體平臺公布以來,迅速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這六首詞曲各有千秋,分別塑造了歷史古都、六堡茶香、龍母媽媽、鴛鴦江夜畔、騎樓風韻以及粵桂合作新發展這六個音樂藝術形象。并圍繞著梧州的山水人文風光,把梧州故事或慷慨激昂,或輕柔婉轉地傳唱出去,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義且雅俗共賞的作品。
????在這些詞曲創作的背后,有哪些有意義的創作經驗值得總結和分享?為此,記者進行了探訪。
????作品賞析:
????提煉整合梧州形象
????此次系列歌曲的主創團隊由四名國內著名詞曲作家組成,分別是《我愛你,中國》和《藍精靈之歌》作曲者鄭秋楓,《大地飛歌》和《請到天涯海角來》作詞者鄭南,《秋風送我一片紅葉》和《金色的茶花》創作者陳洛以及《月下情歌》創作者劉佳。自2015年11月應邀來梧做音樂講學時,他們就開始醞釀各項工作,直至今年3月,歷時三個多月的創作終于交出了誠意作品。
????系列歌曲包括六首曲目,分別是梧州頌《千年古都故事多》、六堡茶歌《神奇的樹葉》、少兒歌曲《青蛙謝龍母》、女中音獨唱《鴛鴦江夜曲》、男聲獨唱《沿著騎樓走一走》,合唱《雙城同唱西江魅——粵桂手牽手》。從選材與立意上看,每首曲目塑造的音樂形象都具有深意,都能在某個側面反映出梧州的地方特色。
????主創成員之一陳洛介紹說,以往梧州也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同類創作,但多以單件作品為主,而此次系列歌曲是一個有機整體,在表現手法上有很多創新的亮點,更能讓人耳目一新。
????據介紹,《千年古都故事多》與《雙城同唱西江魅——粵桂手牽手》首尾呼應,都是合唱曲目,但前者歷史感稍重,后者更著眼當下、催人奮進。《青蛙謝龍母》選用“青蛙”作擬人修辭,并在歌詞中加入“沙沙沙”、“踏踏踏”與“恰恰恰”等擬聲詞,從孩童的角度塑造龍母形象,充滿了童真色彩;而《神奇的樹葉》則從一片樹葉說起六堡茶的故事,是另辟蹊徑的以小見大。此外,為貼合騎樓建筑風格從歐洲舶來的歷史背景,《沿著騎樓走一走》還特別加入了節奏布魯斯和爵士風格的西洋樂味道;為使藝術形象更豐盈,整體風格更多樣,抒情曲目《神奇的樹葉》以及《鴛鴦江夜曲》還各自另有一個小提琴和大提琴獨奏版本。
????目前,六首曲目均使用普通話演唱,但據陳洛透露,在日后完善、豐富該系列歌曲時,還會考慮融入梧州本土的語言特色,突出梧州白話的風味。
????創作思考:
????真情流露梧州之美
????無論是六堡茶還是騎樓城,歌曲里展現的意境,都源于梧州本地的山水人文風光。深入淺出的創作效果,離不開真人真事,更離不開真情實感。除了扎實巧妙的創作技巧,主創團隊多次深入實地采風,注重在民風民俗體驗過程中的所感所悟,這成為創作成功的關鍵。
????陳洛介紹說,創作團隊曾前往偏僻的村落體驗鄉風,也曾與多名市井商販做詳談,還多次流連同一個景點做觀察,才收獲了用茶葉抒情六堡茶、用夜色下鴛江河畔寄鄉情等靈感。特別是鄭秋楓與鄭南兩位資深音樂創作者,雖然他們今年已經分別85歲、78歲高齡,在三個月的創作時間里還兼顧著其他創作任務,但仍先后多次來梧、四處走訪。
????鄭南表示,梧州在他的眼中是一個既可愛又充滿活力的城市,這既體現在鴛鴦江、騎樓城等具體的景象景物之中,更體現在梧州百姓的生活情調上、老城里不斷有新故事發生的魅力之上。要想整體表現出梧州的美,就先要緊緊抓住這些美的特質。
????用歌聲傳遞城市形象,系列歌曲的出現,不但激發了梧州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更是一次活用文化資源打造梧州名片的成功舉措。在這條創作道路上,未來的梧州作品會有何方向,這個問題令人期待也催人思考。
????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鄭秋楓表示,藝術創作應注重作品的現實意義。梧州既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有濃厚的地方地域特色,要把這些風土人情用音樂等藝術形式推廣出去,創作者就應該注意運用、發揮好這些素材,在手法表現上多做思考,要面向生活在當下的聽眾樹立起準確的藝術形象,創作出“接地氣”的作品。
????作為主創團隊中唯一一名梧州人,陳洛還提出,梧州具有優良的藝術教育傳統,藝術人才與好的藝術作品相互促進發展,梧州應繼續創造良好的藝術教育氛圍,不斷加強藝術人才的培養。
????系列歌曲在面世以后,受到了廣泛關注。廣西教育學院藝術學院院長、著名歌唱家賈雙飛不但大為贊賞,還提出寶貴意見。他認為,該作品應盡可能多地在梧州往后的文藝展演中亮相,讓更多的音樂歌唱家和愛好者有更多的機會來接觸、傳唱該作品,從而有效發揮其宣傳梧州城市形象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