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做三伏貼。 韋曉燕 攝
市民在市婦幼中醫科做長蛇灸。 韋曉燕 攝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的特色療法,指的是對于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者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容易發生的病癥減輕或者消失。每年夏至前后,三伏天來臨前,不少市民都絡繹不絕前往醫院進行“冬病夏治”,還得早早的預約,不然都排不上隊——
????梧州日報記者 全淦枚 通訊員 韋曉燕
????“我關節痛,所以過來做三伏貼。”“醫生,幫我在腰這里做三伏貼。”6月21日,夏至當天,在梧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的一間診室里,兩個醫師忙著給前來就診的市民做三伏貼,一旁還有不少市民在排隊等待著,而在旁邊的診室里,幾個市民正在做著長蛇灸。據了解,自入夏以來不少市民來到該院做三伏天灸以及長蛇灸,夏至當天,前來做灸療的市民更多。“大家都想冬病夏治,所以這幾天院里預約不斷。”梧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醫師李雪玲表示,夏至前幾天就有不少市民預約,平時來做長蛇灸的人一天都有5到6個,而夏至當天則有8到10人。
????市民熱衷“冬病夏治”
????李雪玲說,中醫認為陽氣為人身立命之根本,在冬天由于氣溫低,人體陽氣不夠,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腸胃炎、女性婦科炎癥、痛經等這些疾病就比較突出,而夏至時,陽氣旺盛,人體毛孔處于開放狀態。此時,順應天時做三伏貼等穴位貼敷療法,通過溫通經絡的藥物,使穴位吸收以達到預防疾病、調節陰陽的效果。
????據悉,一年中最炎熱莫過于三伏,這時候也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觀點,此時使用溫熱藥物補益會對疾病的預防以及身體的保健取得較好的效果。三伏天灸依據中醫學“冬病夏治”理論,選取性味溫熱的中藥在特定的時間敷貼于穴位或患處,使其局部的皮膚自然充血、潮紅或者起泡,并對穴位產生特定的刺激作用,從而起到調節臟腑經絡,發揮防病治病的作用。“長蛇灸治療原理與三伏天灸相似,兩者相互配合治療效果會更佳。”李雪玲表示,長蛇灸是在督脈、膀胱經上均勻鋪上搗碎的大蒜或者生姜,再根據病情沿經絡并選穴擺放艾絨進行施灸,通過具有溫熱補陽之性的艾絨與驅寒之生姜以及熨灸之火力共同將體內寒濕等諸邪祛除,以達到激發經氣、平衡陰陽、溫補真元、溫通氣血的作用。
????因此,相比西藥,灸療這種講究順天而治、循序漸進的中醫療法,更受患者的追捧。
????哪些病適合“冬病夏治”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腸胃炎、哮喘、關節痛、婦科炎癥、痛經等疾病都可以適合冬病夏治。”李雪玲說,冬天天氣寒冷,對一些陽氣相對不足的人來說,這些疾病就會比較突出,比如患有關節痛的人,在低溫的冬天,氣血運行會較差,經絡容易堵塞。
????據了解,冬病夏治療法較多,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中藥穴位貼敷,三伏天灸等穴位貼敷是常見療法之一。記者從梧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了解到,三伏天灸療法能有效治療各種鼻炎、哮喘、咳嗽、咽炎、慢性支氣管炎、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慢性腸胃炎、頸椎病、腰痛、關節痛、痛經等疾病,尤其是可以提高呼吸系統的抗病能力。但患有嚴重心、肝、腎、腦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嚴重過敏體質者、皮膚長有皰、癤或皮膚有破損者、處于疾病發作期(如發熱、咳喘等)的患者、孕婦以及體質壯實易上火之人則不適合使用藥物穴位貼敷。
????“冬病夏治要根據病情去治療,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李雪玲說,三伏貼等穴位貼敷治療并不是只有夏至當天做才是最好的,夏至前后做也可以,而且要根據病情做療程。另外,治療目的有治療性和預防性,目的不同,每次做穴位貼敷的時間間隔就不一樣。
????李雪玲也表示,人們想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不僅僅要依靠治療,平時還應該注意防寒保暖,不能覺得天氣炎熱就光膀子,或者直接對著風扇和空調吹風,忌冰冷的東西,做運動也不能太激烈,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同時還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