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羅銀妮 通訊員 陶躍均)近年來,我市通過建設五保村、完善農村五保供養長效管理機制,保障農村老人安度晚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五保村741個、鄉鎮敬老院54個。
????據民政部門調查,五保村建設解決了部分五保對象的居住和生活問題。目前,藤縣、岑溪市、蒙山縣的五保村發展相對較好,利用率也比較高,但部分經濟較好地區的五保村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資源閑置。部分五保村入住老人少,有的甚至建成后一直無人入住,又或者被改作文化室等用途,甚至有的已建成主體建筑,但水電不通、門窗未裝,達不到入住的基本條件。
????為提高五保供養機構利用率,近年市民政局爭取到自治區專項資金460多萬元,對老舊破損、設施不完善的五保供養機構進行維修改造。去年,自治區在藤縣、岑溪市分別建設一個農村養老服務中心,其規模較大、配備完善,能滿足農村老人生活需求。同時,民政部門對五保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排查,計劃對“散、小、亂、差、閑”的五保村進行整合和功能轉型。
????目前,五保村專項排查工作已初步完成,各級民政部門將區別不同情況分類作出處置。年久失修且鑒定為危房、不再具備入住條件的五保村將予撤并;房屋安全質量達標但配套不完善的,多方籌措資金健全配備,確保具備基本入住條件;入住率低于30%的,改建為農村幸福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或采用公建民營模式為老人提供養老服務。此外,在對五保村升級改造轉型的基礎上,通過危房改造政策為五保供養對象新建住房,保障農村老人安度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