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李玉瑩 通訊員 周桂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形美容成為不少人追求的目標。近年來,有部分生活美容機構抓住愛美人士的心理,違規從事醫療美容服務以獲取利益。近日,記者從梧州市衛生監督所獲悉,今年6月底,梧州市衛生監督所針對一家生活美容機構擅自開展醫療美容行為進行了立案處理。
美容院開展醫療美容行為
今年4月份,市衛生監督所接到群眾投訴舉報,懷疑梧州市萬秀區某美容院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卻擅自開展醫療美容行為。此外,該美容院聘請的美容師并未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資格證書》,卻擅自為其開展雕眉美容手術。
接報后,衛生監督人員按照監督執法程序對該美容院進行檢查,發現該美容院涉嫌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卻擅自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活動。為顧客進行雕眉的工作人員,只是取得教育部電教辦頒發的“藝術紋繡師”職業技術高級證書,并沒有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資格證書》。由于雕眉的過程是用工具進行刺刮,將色粉滲透到眼眉皮膚的表皮層內,屬于醫療美容(外科)行為。該美容院因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市衛生監督所對其擅自開展醫療美容行為進行了立案處理,罰款8000元,沒收違法所得4880元。
醫療美容不等于生活美容
現實生活中,不少市民對于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區別并不了解。記者從市衛生監督所了解到,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及各部位的形態進行修復與再塑,是一種醫療行為。生活美容,則是運用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性手段,對人體所進行的諸如皮膚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二者其實有著本質的區別。
衛生監督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消費者要進行生活美容,應選擇具有有效衛生許可證的美容機構,選擇具備有效培訓證明、有效健康合格證明的美容師服務。如消費者要進行美容整形手術,一定要到有醫療美容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并保留好病歷、診斷證明、收費憑證等相關材料。
? |